前几天看到消息,八下的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换成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大吃一惊,毕竟作为老师,我也没读过《经典常谈》。于是就关注了一些,决定看一看,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总结,谈谈读后感受,写下来给我的学生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内容不多,但朱自清先生写这部著作的时间也离现在比较久远。倘若没有老师的有趣解读和导读,我认为我们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孩子是读不懂或者不愿意读的。一直都知道朱自清写的散文很棒,粗读了一部分《经典常谈》,我感叹到朱先生的传统文学素养该是有多高呀,他到底读了多少书!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回到这本书上来,全书共13章,按照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大概说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朱自清先生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想读些经典的同学做个向导,让我们面对博大精深、浩瀚如烟的古典书籍不至于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下手。经常我们上课的时候会听老师讲四书五经,也知道四书五经指的哪些内容。但是具体到哪一本书你了解吗?你能否读的懂呢?所以,我想为了考试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但是若是想提升自己的古典文学素养,那先生的这本书就是一把开启古典文学、传统文学的一把钥匙。
今天就简单的说一说我读完第一篇《说文解字》的感受和收获,分享给同学们。
很清楚的记得,在大学时,文字学老师给我们说过一句话:“每一个学中文的同学都应该人手一本《说文解字》,不管你看不看,都应该放在你的手里。”由此,我对说文解字有了初步印象:它很重要!后来我就买了一本,不过不是原版,而是注音版。《说文解字》说白了,就是我们古代社会的字典。它是东汉时期,许慎所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一共有九千字。许慎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成540个部首,书中每个字都有说解,说解也有来源,主要是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在秦以前,到了战国末期,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会意和形声,我们八年级的同学接触的比较多。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
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
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互训就是互相解释的意思。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
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颇不容易分别。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分得开些。如“长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
转注、假借都是用字的条例。
秦以后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化,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应用。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有了隶书。才进一步有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发展阶段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这一点需要我们中学生明了。
总而言之,《说文解字》是书体演变的基础,更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工具和门径。我们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