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没想到罗胖的跨年演讲,被铺天盖地地吐槽。
吐槽,怼的比较厉害的,比如文章《听罗胖跨年演讲,你们的时间真多》。
有网上转,“据说中年人熬夜听罗胖子跨年演讲,和老年人迷信权健等直销保健品,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吐槽的文章有很多,分析的比较客观的有一年前拾遗的文章,可惜被删除啦。和菜头的文章《中年保健品罗胖》。
为什么说这些文章比较客观?它不一刀切,不一棍子打死,而是看到硬币的两面,看到罗胖的演讲为代表的知识付费有它好的一面。
一些人不需要知识付费,反对知识付费,因为他们可以从一手知识中去学习去得到教育。但,不可否认,有些人需要。有需求就有供应,这由市场所决定。
认同和菜头文章里的两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面对的人越多内容就要越浅显。
“假如罗胖真的能够满足他的批评者,拥有通透身后的知识底蕴,和洞彻世情的智慧远见,那么他为什么要站在台上讲出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人真的拥有那样的能力,他就不会选择面对公众演说。面对10个人说话和面对100万人说话完全是两回事。听众的而数量越多,所能讲述的也就只能越发浅显。公众演讲和书斋清谈,酒桌访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变成了刚性指标,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
罗老师演讲的内容不做评判,他面对几十万人演讲,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的这个刚需,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第二个视角关于罗老师的用处:
“人生下来,就身处各种沟渠。绝大多数人经历过学校教育之后,大多凭经验,运气和习惯谋生。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没有继续学习,而是根本不知道还有学习这件事情。罗胖的功能,是把这样数量惊人的一群人,努力带上山顶,让他们见到远处广阔的知识平原,平原上处处矗立着一闪一闪金光闪闪的窄门。罗胖努力修出一些小路,指引人们靠近那些窄门,这就是他的用处。”
个人对这个视角的理解是:这个世界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诉求不一样。要让所有人都在一个层次,不现实,也不客观。
层次就是呈正态,呈冥率分布,在头部,不需要知识付费的是少数。就像这个世界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一样,知识世界大概也应该如此吧。20%的人学习一手知识,另外的人则通过别的方式。
有小伙伴说,“看到好多怼罗胖的,我觉得人相声说的挺好的,都是逗大家乐一乐,有人喜欢郭德纲,有人喜欢罗胖。”
听他演讲,就像看春晚一样。乐就好。没必要自己不听罗老师演讲,就觉得高人一等,鄙视去听他演讲跨年的人。
罗老师不过是个知识服务提供者,供应商,生意人,不是救赎者。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取悦所有人。有人在一手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人在二手知识的大海里随机漫游,自己认为能学到东西就好。
E�z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