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的《农业的内化》,形容一种“很辛苦又很不经济”的模式。时下的中国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内卷化”现象,大多数家庭都在为超过“别人家”而努力,但到头来,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竭,整体教育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
从大的背景来说,家长的焦虑与经济发展过快有关,也与新科技的快速普及不无关联。研究发现,众多家庭存在的“鸡娃现象”,与智能手机微信群的普及应用呈正相关关系。家长在各种育儿微信群里看到别人家如何“鸡娃”,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努力,心态越来越无法淡定,“教育内卷化”愈演愈烈,甚至从“孩子成绩焦虑”发展到“学校排座位焦虑”。
当家庭“基础民生”问题解决以后,人们自然会追求“质量民生”,“教育民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家庭普遍关注的头等大事。不论选择精英教育还是小众教育,都具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表面上看是孩子们的竞争,其背后实际反映了家庭权衡教育投入与回报的焦虑。
以“精英教育”为例,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60.8%的研究生自述压力比较大,22.7%的自述压力很大。而一项对中国科大3162名少年班大学生“长时段”的追踪调研发现,仅有8%的毕业生最终从事科研或成为高校教授。可见,过早定向的精英教育、天才教育,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再看以出国留学为导向的“小众教育”,留学门槛逐步降低,回报率越来越低。《2019 年中国留学生意向调查报告》显示,约72%的留学生回国后进入企业,5%的人开办自己企业,16%的人正在寻找工作。单位没理想中那么好,工资也远未达到预期水准。
教育原本就具有不确定性与风险。教育学家比斯塔将其称为“教育的美丽风险”,意指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教育就是因为这种风险的存在而美丽。未来伴随新科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个人越来越做不到“一考定终身”,某种意义上,社会的加速发展正在解构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在形塑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因此,AI时代破解“教育内卷化”,很难再用单一办法来处理复杂性问题,必须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来解决。
对学校教育而言,教育评价须破除功利化的“五唯”评价。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起科学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状态,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
对于学校老师而言,切勿拿儿童“大脑”与“电脑”竞争。人类顶尖围棋高手一辈子最多能下20万盘棋,而人工智能一个晚上能下100万盘,而且不知疲倦。人类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儿童大脑发展是有阶段、有梯度的,儿童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需要休息,需要停顿。面临人工智能大面积替代人脑的挑战,学习还有什么意义?未来学什么?时下怎么学?如何帮助孩子更智慧地学……都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临的课题。
对于校外教育而言,社会教育目的是“将孩子心灵点亮,而不是将大脑塞满”。理想的教育应实现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但时下众多培训机构通过考试训练,把孩子整个大脑训练成考试机器。各种标准化考试,效率很高,但不符合教育本原。处理好“育分”和“育人”的关系,应大力倡导被国际认同的“ACE”(审美、创造、共情)学习策略,倡导分享教育、融合教育,通过亲子互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综合锻炼儿童大脑,使其神经回路链接更加丰富多元,拥有比电脑更加丰富、更有厚度的生活审美、创新与生命体验。
对于家长而言,应教会孩子“敬畏生命、学会生存、感恩生活”。怀有敬畏之心的儿童,一般都会珍惜生命。学会生存既有谋生本领,又不太功利。现在校园里有许多“A型学生”,成绩总是能得“A”,是传统的好学生。而未来社会更需要“X型学生”,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但愿意承担创新风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市场经济固然要强调竞争和效率,但过早竞争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我一直主张“有机教育”,顺天时、适童心、不催熟、不“鸡娃”,让每个儿童按照其天性发展,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开花结果”。父母若能放下焦虑,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在陪伴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因势利导地提供支持,同时教育孩子感恩生活,学会分享、学会善良、学会合作,孩子就会成长得自信、平和、善良。
(杨雄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