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学

一、微课三要求:1.表述清楚  2.画面简洁美观  3.准时上交(5-10分钟)

二、课中检测法:同桌出题互做,老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出题老师做。

三、认知结构:个体对知识的表征,包括图示表征、语言表征、动作表征、数字表征。

四、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

      1.同化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将新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归属学习(如掌握分数的意义后再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归总学习(如先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再进一步学习更加概括化的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联合学习(如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2.顺应就是改造原有认知结构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调整,二是并列。

五、数学概念

1.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A.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又叫涵义。

B.外延:适合于概念所指对象的全体,又叫范围。

2.概念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引入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形成体系。

3.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