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和家里人闲聊时得知,村小现在就剩十几个学生,我惊讶不已!二十多年前自己在村小读书时,还有将近三百人呢。这些年村里人口数量眼瞅着不断增加,怎么村小学生流失这么严重?
事后琢磨一番,也就明白了。我们村子地处鄱阳湖平原,临近县城。人口6000左右,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本地缺少就业机会,大量人口外出务工,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分化,村里孩子的成长之路,大概能分成四类:
一是父母在外省市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好,已经在外地安家,孩子跟着父母长期生活在外省市,自然也就在居住地读书成长。这一类型的孩子,因为从小和父母生活在城市,也可能就出生在城市,所以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在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了乡土气息。老家对于他们而言,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对于农村老家的印象,大部分只限于春节的场景。
二是父母虽然在外省市工作,但孩子和老人在家,或者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在家带孩子。这种家庭一般在收入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将孩子送至县城读书,次一点的选择也是送乡下私立学校,绝少会考虑乡下公立学校。
三是父母在本地经商或者从事手工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加上村子离县城近,也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县城接受教育,在关系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选择乡下私立学校。
第二类和第三类孩子,虽然可能就读于同一所学校,但还是有明显区别。不同于第二类家庭成长下的孩子,第三类孩子的家庭主体仍然在本地,于他们而言,不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这类孩子在个性和心理上,显得更为积极健康。第二类孩子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长期不在身边,在成长环境上存在先天不足。同第三类孩子相比,他们可能会显得不够自信,此外还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最后是文章开头讲到的留在村里读书的孩子。这种家庭一般经济困难,负担不起将孩子送至县城读书或者送入私立学校产生的额外费用,只能选择享受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由于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在子女的教育投入上也相对有限,这类孩子中,只有极少数能跨过高考,大部分初中毕业甚至未毕业就外出务工。
家庭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下一辈在求学道路和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别。当城里的父母为了孩子能进一所好的学校而挤破头,同时抱怨孩子班级学生人数太多之时,不曾想,倒是乡下学校先行一步,提前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只是这一小班教学,体现的是农村的落寞,包含了太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