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里面没有坏人,最坏的人是那个看起来胆小懦弱的小姑娘,我在她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前总将自己代入主人公们的身上,与她(他)们同悲同喜,现在还是能与他(她)们同悲同喜,但是再不能将他(她)们看做我,将我看做他(她)们。
相反的,却总能在最不堪的人身上看到自己。
别人会这样吗?有些惶恐,它是预示着我的改变,一种不好的改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非曲直正在慢慢扭曲。对错在慢慢模糊。分辨对错的能力在慢慢退化。
是我小题大做了吗,它会不会是一种成长的必经历程呢?
现在很赞同一句话,闭门造车的思考只是将自己的错误思想再重新梳理一遍。
感觉被说中了。我的思想出了问题。易嫉妒,玻璃心,疑心重,焦虑,嫉妒别人人缘好,嫉妒别人被喜欢。总疑心别人会讨厌自己。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焦虑做事情不如别人,焦虑做事不完美,达不到预期效果。达不到预期结果。很容易情绪化,将所有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总有一种我不好过,你也别好过的潜意识支配着。
把嫉妒改为学习,学习她的长处和优点。
把玻璃心收一收,脸皮厚一点,不怕人误会,不的责难。责难了误会了又怎么样呢? 她们会远离我,会孤立我。可我被孤立了吗,没有的,我没有被孤立,我的朋友站在我这边的。她是站在我这边的。我的朋友是站在我这边的。我该给朋友打个电话的。我现在就是在梳理,独自的梳理。我想到了赵场长,想到了我的以前的朋友,想到了现在马上要失去的朋友。我该联系他们吗?面临的问题是没有话题。我可以在联系之前准备一些可以聊起来的话题(爱好:朗读,英语,写字,写些乱七八糟的随想,像现在一样。关心对方:心情,身体状况,喜欢的电影,喜欢的歌曲,开心的事等说些共同话题:认识的人,做过的事情等)在百度中搜到的(捂脸)。百度上搜到的,这让我感觉自己不真诚和虚伪。因为这不是我发自内心做出来的事情。而是模仿他人。有人给我提过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多模仿别人。以前的我视模仿为可耻行为。曾经喜欢过一个人的品味。很喜欢她穿的衣服风格,用的东西的样式,却不敢去模仿她,甚至会刻意避开一切与她相同的东西。怕什么呢?怕她会对别人模仿她而觉得厌恶。也会因为自己偷了别人的东西而觉得丢脸,觉得心虚。如今想想,也许她会因为别人对她品味的认可而高兴呢。也许没有那么多人来在意我跟谁谁的哪一件东西很像呢。后一条如今还是怀疑的态度。因为我总能引来一些目光,一些窥伺的目光。
所有刻意的避开这些也许正是我错过的能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机会。我避开的,是即将变得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