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童年

如果大家看过张贤亮的小说,就会知道人在终年吃不饱的情况下,对于获取食物这个重大问题上做出了多大的努力。为了填饱肚子,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比爱因斯坦低。给我一把刀,我就能做根鱼竿;给我一块布,我就能做成虾网;给我一根针,我就能拿石头锤弯了钓到鱼,哪怕我徒手,都能挖蚯蚓用手钓到鱼(小学时在无人指点情况下独自琢磨并全部试验成功)。

1、蝗虫

抓过蝗虫的人都知道,蝗虫很不好抓,我小学时候经常在足球场那么大的草地上空手抓蝗虫喂鸟,其实每天也就抓个十几只而已,当然打死的也算,就会多一点,绝对不够吃的。如果给我一个网兜……可能一顿两顿没问题,但过几天估计就逮不着这么多了。但这些蝗虫根本不能吃,一股腥苦味。能吃的主要在稻田里,我们叫'稻虾“,烤着吃,香喷喷的。我上2年级的时候还用油灯或者火柴烤着吃,倍儿香。四季都有,冬天少,春天苦,秋天的才好吃。特别是南方以水田为主,春夏两季没法抓,秋收后才能大规模捕捉。

2、鱼虾

这个才是重点,当时的江河湖海鱼虾之多,后人无法想象。即便以我的常识和从小捞鱼的经验,我都无法想象家乡的几十米宽的小河里有近2米的江鳗。但不管怎么说,捕鱼绝对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即便在90年代刚开始出现水污染的时候,技术稍微好一点的小孩,每天都能捕到几斤鱼虾。虽然没有油盐,吃饱喝足绝对是没问题的。

南方,水产丰富。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就饿不死人。

以前父辈都是拿鱼叉叉鱼,七八斤的大鱼不在话下。当然还有很多高效的办法,特别是小溪的,三五个人合力堵住,留一个口子,用簸箕或者竹笼放在出水口,啥事都不用干,一天少说也有十几斤。全家人吃不完。当然,有渔网就更好了,考虑到当时物资匮乏,可能大家都搞不到渔网。话说渔网很容易织的,村里老人大部分都会修补。

3、其他吃的

鸟(哎,这才是奇淫巧计之集大成者,可惜本人学艺不精,我同学早读的时候去设套,课间去收,一天下来也有七八只,不够吃,下饭还行,特别香。高手能在冬天套到天鹅,肉硬难嚼,不推荐;螃蟹最好抓,我小学在村边,课间十分钟能抓一串放抽屉,上课时候满教室爬;还有青蛙,又能钓,又好抓。

蛇、老鼠、狐狸、松鼠都是能吃的。中国人捕鼠可是很有一套。山边的同学套山老鼠,一只三四斤,晒干了挂梁上,跟北方人挂玉米辣椒似的,一整年都可以吃。

实在没技术,最不济的还可以捡贝壳、蚌煮了吃啊。河里、田里到处都是。蚯蚓是不能吃的,肚子里都是泥,而且黏糊糊的,弄不干净。

(╯‵□′)╯︵┻━┻我小学都干嘛去了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在农村,从春到秋,田野、小河甚至坑塘里,房前屋后,树上树下,到处都有取之不尽的野生美味。不用担心污染、有毒...
    杨帆沧州阅读 2,784评论 6 3
  • 按理说,饮食习惯偏好都是由生活环境潜移默化而来的。比如父母不吃鱼,那孩子多半也不喜欢;父母喜欢吃辣,孩子多半也嗜辣...
    滕家六姑娘阅读 2,953评论 0 1
  •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我长在平原,采蘑菇的小姑娘,挎着一个小竹篮...... 童年的蘑菇长在...
    杨帆沧州阅读 3,161评论 7 6
  • 我喜吃、爱吃,虽然吃的水平并不高,但我不介意把自己定为吃货。而我这个吃货却有一个自认为有点儿心酸的吃货童年。 我总...
    杨帆沧州阅读 1,553评论 1 1
  • 翻开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知道,如今能够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因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却发现,还只是...
    卡其朵阅读 2,7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