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和浩浩分别坐在小凳子上,相向而坐,显得非常亲昵。突然卓卓拔出凳子上的小兔耳朵形状的靠背,敲了一下浩浩的脑袋,浩浩马上放声大哭。我和徽音赶紧走到他俩身旁。我把浩浩抱起来说:刚才卓卓哥哥用这个兔子耳朵敲了你的脑袋,你很疼是吗?妈妈看到了,妈妈来摸一摸揉一揉……徽音也对他说:阿姨也看到了,卓卓哥哥打了你,脑袋很疼,阿姨摸摸……正好赵萌也在旁边,赵萌也摸了摸浩浩脑袋被打到的地方。
周艳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刚才这一步做的很好,共情了他,但是有点过了。几个人同时围过来,对他七嘴八舌说了很多,给他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并且他哭的时候一再被你们说话打扰中断,徽音摸他的时候,他明显把头扭到一边,就是不希望他哭的时候被打扰了。这时候要让他尽情地哭出来,把情绪释放出来,等他情绪平息之后,再给他用软膏涂抹处理他受伤的地方。最后,还要在原地场景给他演示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如何躲避保护自己。并且,徽音不要当场指责卓卓,等安抚完浩浩之后,把他抱到一边私下教育,不要用“打”这个字眼,会给孩子灌输不好的意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打对方的意识,而是用凳子靠背对外界做探索。
被伤害的孩子妈妈处理步骤总结:
1.共情:抱起孩子,对他描述刚刚发生的事情,说出他的情绪和感受
2.允许释放情绪:抱着孩子让他尽情大哭释放情绪,避免周围人说太多话打扰他哭
3.处理:等孩子情绪平息之后,给他处理伤口
4.启发思考:问孩子,下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呀?你要怎么保护自己呀?
5.正确示范:自己回到刚才孩子所在场景和位置,给孩子做正确示范,教导他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如何保护自己。
伤害了别人的孩子妈妈处理步骤总结:
1.第一时间安抚对方的孩子和妈妈,协助处理对方孩子伤口
2.等处理结束之后,私下教导自己孩子,不可以用东西敲别人,会疼
3.孩子是不是很喜欢探索这个东西,教导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敲打,什么东西不能敲打
4.给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不伤害自己和别人以及环境的前提下尽情探索
总的来说做的不错,有几点可以优化:
1.避免太多人围观,给孩子造成错觉发生了很大的事情。
2.不要打扰被伤害到的孩子释放情绪。
3.对于主动出手的孩子,避免当众指责,等处理完之后,抱到一边私下教育,避免伤害他的自尊。
4.对于主动出手的孩子,观察他在探索什么,后续多给他提供场景,让他在没有伤害到环境和他人的前提下尽情探索。
5.任何情况下不可以教导孩子以伤害自己的方式体验别人被他敲打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