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1、使用自己的拆解方法,顺利完成跨界写作任务。也体会有些办法和技巧,都是在长期“需求”的刺激下诞生的,写作的拆解方法如是——由标题拆解成几个主题,再把每个主题拆解成段落,找到每个段落的关键字词,通过丰富关键字词成为句子,最后拼接这些语句逆向返回,语句组成段落,段落组成部分,几个主题中间贯上过渡句组成文章。不止一次分享,这是通过GTD项目拆解任务到步骤举一反三得到的收获;
2、这次公众号作业写的是《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即“简单有效原理”。结合各个领域的例子和自身体会,融合在一起从多方解读。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意识到之前的理解过于字面,用自己的解释权来说,就是刚完成了由知道到相信的升华,同时也提醒自己,各种应用体系或工具的迭代,一切要以简单、直接、有效为原则,过多的堆砌可能已经偏离了事物本身;
3、聚焦,当眼中只有目标时,目标会变大。想要太多,在这个什么都过载的社会下,眼花缭乱目标都变小快不见了。交易标的也是如此,盯着的品种太多也会错过很多简单的目标。想处理好的事情也是如此,盯着的线索太多也会导致无法左右。或许可以说这是“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纵向使用,又是一次举一反三的应用;
4、有个神棍给我普及四维世界,起初是想看他怎么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结果由一维单轴到二维二轴,再讲到三维三轴到四维四轴,特别是那个四维正方体,最后竟有点隐约GET到。三维即在四维里又在四维外,四维里的物质已经不是三维排列,没有引力没有原子核约束,放在保险柜里的东西,可以一清二楚看见……是一个非物质的世界!三维无法感知四维,但人类对四维的想象真有意思,收获科普纪录片9.5分神作《宇宙的构造》纳入清单;
5、通过记录梳理了很多收获点,特别是在回顾这些收获点并写成输出文章时,会站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以整合的视角把每个点串连在一起。十分相信“行是真正的知”,从认知入手解决执行的问题会更轻松,很多次也是尝试在行动前转变了认知才一念之间做到执行。由条记入写作清单作为输出标题酝酿;
【不足】
1、通过个人日历的检视,发现每周的任务完成数量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而一周开始的周一周二却十分少。一部分是由于时间段任务的完成结束多是设定在周六周日,但还有一部分是周六周日有足够的时间分配完成任务。也对比了番茄钟数量,周一周二的投入度明显偏少,针对这个现象需要调整分配,利用好“偷懒”的周一周二;
2、要做好月度总结和下月计划,本月的整体清单任务完成度约80%,但自评回顾是可能100%超量突破进度表的。在月初完成进度较快,甚至一度怀疑任务清单设置不够,结果月底完成进度不佳。反思是后期效率变慢,大大超过事前制订时的预期持续性,为12月的计划制定和实施重新给出标准。12月自检目标需100%完成月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