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华住的地方叫“福利区”。这个名字她一直感觉奇怪,“福利?啥福利?不就是已婚职工的生活区域吗?”曹小华想起自己刚上班时,从来没有想过未来,没有想过结婚后住在哪里。反正想不想都一样,进了厂子,你的人生之路,基本上全给设定好了。
福利区在一片庄稼地中,有的时候是麦地,有的时候是玉米地。这个时候是玉米地,玉米杆比人高很多,有的掰过了,有的还没有,白天路上也没人,阴森森的,更别说晚上。夜班七点半点名,七点就要从家里走。曹小华没有做伴的,她们厂的点儿,和别的厂子不一样,别的厂是正常的三班倒,人家夜班都是九点半点名。她们厂是两班生产,不正规。
悬着一路的心,进了厂子,才放了下来。曹小华把车子蹬到办公楼前。二十来口人坐在台阶上等着点名,曹小华靠边坐下来,靠着一株百日红。远远的路灯照过来,光线很暗,只能看见灰色的枝条和花朵。弯月在西天悬挂着,还有几颗明亮的星,天光暗下来,夜已经全黑了。到处是蛐蛐儿的鸣叫声。
曹小华上班四年了,依然不适应这种点名模式,感觉和在生产队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曹小华没有见过生产队开工时的状况。先是点名,然后是厂长讲话、正主任讲话、副主任讲话、队长讲话,一个比一个能讲,过后也记不住到底讲了些啥。一般是讲到八点才散会,然后是各就各位准备生产,九点多就能出来成品,曹小华她们取第一个样,一般都是九点半。大概在领导的想法里,九点多才出成品,有效劳动时间就是八个小时,和正规车间里差不了多少。
成品是玉米淀粉,一部分去造玉米胶,玉米胶是生产石膏板的辅料;一部分外销,隔段时间就有大车过来,车间里就抽人踩着木搭板儿,一袋子一袋子往车上携,弄得身上和小鬼儿似的。一袋子玉米淀粉五十斤,壮小伙子拎着和玩似的,不怎么干活的,这个时候就头疼了。
曹小华在化验岗上,化验是车间里最轻快的活儿。这也是刘大海母子看不惯她的地方,那么轻快的活儿,下了班却一点儿精神头都没有,门也不出,啥也不干,不是懒是什么?结婚成家的人,谁会像她,把日子过成这个样子。曹小华对这些不满浑然不觉,依然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个班取四次样,做完检验的空隙不小,别的同事一般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曹小华不肯睡,她认为上班睡觉犯很大的错误。她打开设备开关,调试好仪器后,开了抽屉,从里边拿出一本教材来,开始一点一点地啃。这本教材,有的地方她能看得懂,有的时候看不懂,她有些无奈,“单个的字都认得,为啥放在一起就不懂了呢?”
有上楼的脚步声,曹小华警醒地把书收进抽屉里,锁上,看看时间,该去取样了。起身去里屋拿了取样桶,开门。同事小杨刚好到门口,她是过来拿东西的。小杨原来在办公室里,上个月才来化验室,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人。
2024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