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做一件事的过程比喻为一次100公里的长跑,每10公里为一段,那么,每一段所用的力气是相等的吗?
肯定不是。不但不相等,而且差距非常大。前90公里所需要的力气、消耗的能量、调用的心智,全部加在一起,恐怕还没有最后10公里多。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前两天,李老师推给我们一篇文章,《努力不做分母》,说之前有参加研修班但中途掉队的同学,没有坚持下来,为50%的成功者做了分母。
很明显,老师推这段文字,是想提醒我们别懈怠,别犯懒,要有一股劲儿,坚持不做分母。
研修班现在过去三分之一,谈论终点为时尚早。但是,这种危机意识还是应该有的,在到达终点之前,每一步都很微不足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边。
有个名词叫“富士山效应”。富士山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有多高、多险,而在于山顶那一圈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让它与众不同,成为日本的象征。这可能是造物主在创造富士山时的神来之笔,如果没有那一圈白雪,它可能就是一座很普通的活火山。
“富士山效应”就是说,在做事的常规基础上再多做一点努力,就可以取得非常不同的效果。
这个效应和开头的跑步例子有相通之处,都是说,在做事的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大不相同,最关键的是临近完成的阶段。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一般人去健身,40分钟的无氧运动已经不算短了,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才算刚刚开始。如果想真正起到减肥、塑形的效果,必须要再加练有氧运动,之前无论流多少汗,都只能算是热身。但是就是这咬牙硬挺的加练,哪怕只有10分钟,所取得的效果也远大于前面那40分钟。
啃一本专业书,快看完时都会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快感。尽管书中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想管它,只想把封皮合上。其实,如果这时多做一些努力,回顾重温一下,把原先的知识点、疑问点再回看一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单纯翻完一遍要大得多。
上完一节研修课,被密集的知识点“砸”得晕头转向,回家强撑着翻翻笔记,头昏眼花,直想一头扑倒床上去睡觉。但是,就是在这个濒临崩溃的时刻,如果能压制惰性,耐着性子把课堂内容细细梳理一遍,很多东西印象就会特别深刻,比第二天再整理要好得多。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只有几步。”
最难的那几步,也就是最关键的那几步。上来了,就上来了;上不来,就下去了。
在到达临界点之前,一切都是铺垫、铺垫、铺垫。就像我们现在天天写作业,天天被“折磨”,看起来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的“懵”。但只要持续坚持,终会迎来到达临界点的那一刻,就会翻过那座山,就会从分母变成分子。
所以,Keep on going, buddy.
对了,“富士山效应”是我自己编的,其实没这个词。但我把事儿说明白了,对吗?
写于201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