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1.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缺乏预估和解释即将到来的变化的能力以及应对的能力。这些儿童往往固执己见,刻板地依赖于自己熟悉的行为和社会互动模式来重建平衡。
2.干预和指导:引导长期规划,如提前通知教学进度,布置一周的家庭作业。给出明确而直接的提示,如使用已经完成的成果模型,运用视觉与言语解说。
3.这类儿童的指导必须与儿童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比如教这些学生写阅读文学作品后的感受时,他们继续要内容上的公式,又需要形式上的公式。他们比正常同伴需要更多的训练和练习。
思与行:
复习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我原计划是把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题撕下来,然后带着学生先梳理重点词语的用法,分析完考点之后就做配套的练习。做完词语再去分析重点句子的考法,分析完再依次每个单元做一道配套练习。相当于词语做一个专题,句子做一个专题。
读了这一章节,我了解到有一部分非言语学习障碍的儿童,他们需要比正常同伴更多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我应该分析完每个单元重点句子的考法之后,再多设计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以前做的练习册和试卷,找到自己曾经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错在哪里。
然后再根据小朋友们的错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在情境中使用反问句对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应该多设置这一类型题,加强训练。针对这一个考点设置多个考题,学生们通过不断的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的举一反三式的练习比每一个句式只做一个练习蜻蜓点水般的训练更有效果,也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掌握的更加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