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温情||年味渐浓

一碗腊八粥,轻轻开启了“年”的前奏,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柔地拂过四季的尾声。那第一缕年味,便悄然藏匿于这碗时光温暖、岁月沉淀的粥中。从腊月初八开始,而春节的幸福感,又无不是从味蕾上开启的,正所谓“过了腊八便是年。

腊八之日,晨光初破,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寒风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腊八这天喝腊八粥是我国南北共有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犹如一幅丰富多彩的民俗画卷,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展现出别样的风情。在北方,人们以“腊八醋”这一独特风味,为节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韵味。所谓“腊八醋”,便是将大蒜瓣儿浸泡在醋中,历经时光的酝酿,至除夕之夜,那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与之相伴,入口之时,酸中带辛,辛中透香,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而在陕西关中,腊八节的餐桌则上演着一场与面的浪漫邂逅。这一天,人们不煮腊八粥,而是倾心于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面。腊八一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煮熟的面条与五彩斑斓的果蔬浇头相遇,宛如一幅生动的油画,交织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至于安徽黟县,腊八前后,家家户户则沉浸在一种独特的香气之中。那是一种源自自然、充满阳光的香气——腊八豆腐。民间将这份自然晒制的豆腐视为节日的珍宝。

岁暮已晚,但粥却从不误时。

,食材在锅中慢慢交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是人间烟火的味道,也是人生起落的缩影。

它静静地等待着,用一碗满满的温情,慰藉着每一个归家的心灵。腊八已至,年味便如潮水般涌来。

腊八粥里的温情时光

我在上大学时学会了煮粥,根据记忆中的食材搭配技巧,再查一下网站资料,确认后才知道原来是用糯米、红豆、红枣、莲子、桂圆、花生、核桃、杏仁……色彩鲜艳,咸甜皆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它们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欢聚在一口热气腾腾的锅中。并带着各自的故事与使命,从山川湖海到城市的厨房,只为在这一季,共同编织一份甜蜜的约定。

我特别想念北方那下雪的夜晚,几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女孩,我们在屋里支起一口锅,噼啪作响的柴火在炉中燃烧,看着火苗舔舐着锅底,锅中渐渐泛起咕嘟咕嘟的声响,浓郁的香气迫不及待地弥漫开来,如同老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萦绕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又悄悄溜出窗外,飘满整个屋子。

记得那时和同学们在一起,围坐桌前,每人端起一碗腊八粥,热气腾腾的雾气模糊了视线,却温暖了彼此的心房。在这一刻,所有的忙碌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留下那份来自心底的安宁与满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句歌谣至今仍流传于民间

每一粒米都吸饱了其他食材的精华,仿佛在这温暖的怀抱中,找到了归宿。

八方食材,汇聚一堂,调和出的是来年万事如意的祈愿。红枣的甜、莲子的香、糯米的软……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勺都是对未来的期许。一碗腊八粥,熬出了满满冬日的温情。

这个腊八节,停下忙碌的脚步,为自己和家人熬上一锅腊八粥。让这碗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岁末之际,一碗温粥,足以熙暖如年。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腊八节的传统却不能褪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