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做过的事大体如下,
更新公众号8篇,反思日记16篇,(晨)读英语31天,读完一本书《逆风飞飏》,其他书读了若干章《美国种族简史》、《超越感觉》、《思考快与慢》等,日均步数6200,参与了四次全员核酸志愿活动,工作上和伙伴们一起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处理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分享几个感想,
这个月机缘巧合了解到一个传奇人物,读了她写的第一本书《逆风飞飏》,影响不少。先举其中一点,关于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
我之前对待工作中与我无关的历史遗留问题,态度是不积极的,这份不积极表现在,我不认为我有义务去处理它、解决它。类似的工作属于做了不会带来什么正面影响,不做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甚至当领导提起这个问题时,我们都可以用“历史上留下来的”、“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等等措辞来避免和它们产生瓜葛,毕竟,那是解决起来需要耗时费力的问题。
但是果真如此吗?
《逆风飞飏》里,作者说“我没有强调许多问题都是年深日久遗留下来的,我和我的团队能担得起”,这种态度何其令人佩服。默默地解决问题,默默地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且不多说一句话。在岗位上,就要承担跟那个岗位有关系的问题,不管那问题是不是历史遗留问题。人有时候就是得失心太重,希望做的都是有收益的事情。但是,总会有一些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或收益较小的事,那么,这些事谁去做?总要有人做。不光要做,而且要尽可能不动声色地做。那些榜样都是这么做事的。
从10月以来,做核酸成了每个人的日常。做的核酸多了,见到的采样人员也就多了。有些采样人员在你的口腔里简单地搅一下,有些采样人员会把棉签捅到嗓子眼儿。不过后来,敷衍应付的采样经历开始变得寻常。敷衍应付的行为之所以变多,一方面这样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这样能获得“无知”群众的好评:这个人真好,轻轻地搅一下,从不让人难受。
当我们在参与全员核酸志愿者时,同一个极为认真的采样人员搭档过两次。他采样不快,每一次都会要求对方喊“啊...啊...”,并把棉签捅到嗓子眼。这份认真显然是少见的。于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排队的群众看到前面的人不那么愉快的经历,会跟我们申请能不能换一个通道,让别的医生去采样;有人在采样结束离开时,扔下一句抱怨,“怎么就你这样,别人都是轻轻地捅一下”;甚至会有人因为拒不配合,让医生够不到嗓子眼儿,因此用掉好几根棉签,因此引来口角冲突......
感慨,这不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吗?当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时,认真负责反倒成了另类之举,令人不悦、惹人厌烦。
这个月做的好的地方是,从中下旬开始,重启了晨读,开启了晨练,各自半个小时。这样在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已经完成了一天当中两件重要的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自我的满意度。还挺好的。感谢吧,不管怎么说,身边总会有一些在做同样事情的人,因此得以相互影响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