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昏暗的时候就要开灯,这是我们朴素的认知。但是总有些时候,我不甚愿意开灯。早上醒来,睡眼惺忪,恨不得躺下再睡两个小时的时候,不愿开灯。下午,烈日褪去了它平时的耀眼光芒,黑暗的手掌渐渐拿捏了这方天地的时候,也不愿开灯。把手机或者电脑亮度调到和环境光适宜,就这样凑合着过。虽然时间还没到要睡觉的时候,但宁可打开床头的小灯,也不想打开光亮够强的大灯。有时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光芒调控人们的作息,本是自然赋予的法则。而我们用科技的力量强行逆转了这一法则,是否有逾矩之嫌?
然而更多的时候,昏暗的环境,更能让人安心。这就像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越发喜欢晚上不睡觉来熬夜刷手机。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伴随着昏暗的光线,可以成为一个人避难的港湾,成为逃避现实的小小的桃花源。毋庸置疑的,这一代的人想要生活下去变得更艰难了。生存的压力和成长的压力,是七十年代的孩子和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分别要去面对的。可是从楼顶一跃而下容易,背负着一家人的关注和期许更难。随着科技的发达,随着文化学习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不得不进行魔鬼般的训练,参加数之不尽的竞争。很惭愧,我自问读书不少,却也属于分不清麦稻的无知者。虽然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但也亲身经历了这个惨无人道的时代。如果说前一任的父母甚至不能给孩子充足的吃穿用度,那么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父母剥夺了孩子除吃穿用度之外的一切,包括心智和灵魂。曾经的孩子点不起电灯,因为电费实在不菲,现在的孩子仍然点不起电灯,因为灯的明亮,毫不留情的照出了他们的无助和迷茫。
点灯是要花钱的。曾经的油灯烧的是油,如今的电灯用的是电。可万家灯火,千般繁华,到头来都化作一次小小的任性。有的人输的起,所以可以一直赢;有的人输不起,所以一直输。其实时代从没有变过,时代只是弱者的借口。有些失败,惩罚的是怠惰和愚昧,是不努力结出的恶果。有些失败,惩罚的是迟钝和贪婪,又何尝不是某种过去结下的恶果?刻苦是功成名就的途径吗?不是,它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罢了。
这小小的一盏灯,不知蒙蔽了多少人的双眼。光芒所及皆是绚丽,光芒之内却是阴暗。在灯光照不到的昏暗之处,恶的种子肆意的生根发芽。象牙塔无疑是最亮的明灯,它还在制造着明灯,仿佛灯能够照亮全天下的暗。但事实上,一盏灯一旦离开了货架,拆开了包装,它是有保质期的,它的寿命就走上了倒计时。总有一天,它会坏掉,再不复原本的光芒。我们也许可以给它换块电池,给它添点油料,让它恢复到原本的亮度,但破镜重圆,并不容易。任何一个器物损坏之后,再行修补,都难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艾尔登法环的剧情里,代表月亮的一方向代表黄金律法的一方发起抗争。律法无情,月亮有心。光有光的领域,暗有暗的时间。太阳都难以常悬于空,灯光怎能烛照万物?当太阳落山时,世界就要被星月所掌控,此时此刻,灯光的存在是多余的。黄金树存在的时候,黄金律法当道。群星璀璨的时候,群星掌控世界法则。有极夜,就有极昼。南北极的变幻,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的,过犹不及。其实难免差强人意。倘若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那很多事情便相安无事了。可是总有人在暗时开灯,企图照亮永恒的黑夜,总有人在烈日当空时拉上窗帘,企图行偷鸡摸狗之事,这是可悲吗?也不尽然。
数年前,余随一飞机,自桂返辽,历京畿,戌时。时无云,余于窗鸟瞰,凡京师则光耀千里,呈极盛况。四海之内昏暗,无一物可入人眼,有感,遂刻记于心,至此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