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 唐 布袋和尚
周五清晨,我把这首诗写在了黑板上,孩子们读了几遍就记住了。有孩子很积极的解释了为什么“低头便见水中天”,以及为什么“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一天,在家长们的辅助下,丁酉班所有同学,亲身体验了如何同大地工作。
软软的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来的感觉,估计此生都难忘吧!我是旱鸭子,在黄土高坡长大,根本没见过水田,这还是我第一次将“脑海中的插秧图”还原至现实中。
人多力量大,可能因为有大人们在,孩子们很快从刚下水的小恐惧转变为跃跃欲试。我再三嘱咐家长,只保护安全,千万不要代替孩子。你看吧,一排高个子前面,站着一排小不点,时而弯腰,时而转身,时而分秧苗,时而和旁边的伙伴互动一下。
在正式的农耕课开始之前,我会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多去体验——这是我想做的尝试。身处东北,比不得南方,冬天实在太漫长了。丁酉班是启元的第一届,我希望多一些实践,多尝试各种可能性。
爱尔兰王子的故事终结了。故事讲到两对新人在石头圈阵立下婚约,就大结局了。就像看完了一部好电影,意犹未尽的部分,就各自在脑海中继续勾勒吧!
所有的文本,最终我要求背诵。每位同学准备好了之后,要单独背给我听,个别同学可以“指读”,顺利指读完就可以了。这算是“期末考试”的一项内容。
周二本来打算烹饪课——过生日,结果检修停电。课堂搬到走廊里的感觉也不错!丝毫没有影响画蜡块画的专注,以及做端午香包的热情。
那天的手工课,我被“打劫”了很多次!亮老师,帮我打结~亮老师,教我打结!于是一整节课,我都在低头打结。有的孩子说缝不直,我建议他画直线之后再缝,就缝得很好了。
各种荷包摆放在那里,心底不由得就会赞叹这“从无到有”的过程!
编起五彩绳,缝好小香包,再唱一曲“五月五,是端午”,有没有闻到淡淡的粽子香?据说家长们正在忙碌的准备着舞龙,排练着戏剧,好几个幼儿园的老师们围着美丽的花坛,排练着花柱舞~
满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