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叁】
困住女人的剧情中,最常见的,是期盼一个男人给自己带来稳定的归宿。
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曾说:“男人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告知有一条容易的路,而女人是被鼓励这样做的。”
妈妈的所有存在,都变成了适应婴儿节奏、满足婴儿需求,这是一种高度共生的状态。
这会让婴儿感知到,外面的世界有某种存在是在自己主观全能掌控之外的,而这个存在是结实的、善意的。这就构建了婴儿与外部世界的基础客体关系——“我不用担心伸展自己的能量会毁灭外部世界,或者被外部世界报复”。这样的孩子能保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又能接受真实的挫折。 总体来说,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在婴儿无情的攻击中幸存,不反击、不拒绝,心甘情愿被使用。这样,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体,保有蓬勃的生命力,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基础关系。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好的父母与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如果是前者,哪怕父母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做不到时时刻刻回应孩子,也没关系,孩子的一生照样会过得逍遥自在。但如果是后者,即使父母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跟孩子说话总是温和有理,孩子依然会反感抗拒。我经常遇到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习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地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拧巴。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好的父母与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圣经》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我们如果没能拥有结实的父母,就要自己学会区分界限——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每个人无论坚强还是脆弱,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真的只是关心孩子,那么,当老公吼孩子的时候,妈妈就要先去观察孩子,看看他的情绪感受——有没有感到恐惧或是悲伤。如果孩子需要,再去抚慰,而不是不顾孩子,直接去找老公理论。
所以,如果妈妈真正关心孩子,就不会第一时间去跟老公发生冲突,而是会关心和回应孩子,看见真实的他。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有人在伤害孩子的身体,那么妈妈是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孩子的。至于夫妻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表面上看是观念不同,其实往深处剖析,不过是一种权力斗争——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上风,谁更有权力教育孩子。这个权力感,通常比具体抱持哪种育儿理念还要重要。有时为了获得权力,夫妻中一方会拼命去捍卫一个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理论,只为了争输赢,压倒对方。
一个人如果真正去践行爱和自由,就不会去评判、去改造别人,而是会选择倾听和看见。
如果我们为此产生情绪,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觉察情绪背后的改造欲望,并探问一下更深层的自己:为什么这个欲望如此根深蒂固?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遭遇了真实的外部困难,比如重大疾病、债务缠身,或者身心备受折磨等;还有一部分人,其实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外部困难,却也感觉活着没意思,这部分人就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体”。具备虚假自体的人,无法体验到关系的安全感和相互满足感,极端的虚假自体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人格障碍。
真实自体就像自带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一个好的关系可以给自己充电,没插电源的时候也能照常运转;而虚假自体没有自带电池,只要关系断裂,就像被拔掉了充电线一样。
真实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虚假自体必须依赖关系而存在。
生而为人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对习以为常的自动反应进行觉知,用觉知切断惯性。
真实自体并不会自私笨拙,不知所措的其实是虚假自体。
一个孩子,不应该因为不完美而被父母攻击;一个成年人,也不应该因为做得不好就被亲朋好友指责。当怀有一颗渴望光明的心时,我们会发现,所有人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真正的善意是无论结果如何,都为自己负责——“我向这个世界发出善意,得到回应很好;没有回应,我也保持了内在的宽广和平静”。
可能有人会问:“你善意地期待对方,对方不回应你的善意怎么办?”发出善意,确实能够提高我们被友善对待的概率,但仍旧遭遇敌意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觉得“只要我发出了善意,别人就一定会用同样的善意回应我”,这就是陷入全能自恋的躁狂妄想了。
脆弱的自恋会让人忽略时间因素,希望每件事情都能够立刻被回应,事事如意。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宽广格局和坚定信念?如果你是父母,用爱和自由养育孩子,尽量及时回应,痛快地满足孩子,不要故意制造挫折。这样做,孩子的内心自然会稳定,能够承受生命的重量,懂得时间概念,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累积、努力,同时又保有创造力。成长需要学会对事实妥协,对挫折认栽。这会很痛,但痛过了就继续前行,聆听内心的召唤,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奇迹发生,心怀感恩;如果奇迹没有发生,也很正常,这就是人生。
事实上,作为成年人,我们的人格是可以有韧性和宽度来接纳生命中的各种意外和不完美的。某人不回应我,我其实不会死;我没有回应鹦鹉,也只是在那个当下没有力气回应而已,不等于我永远不会回应它,也不等于我养它就是个错误,更不意味着我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或者鹦鹉是一只不完美的鹦鹉。关系不完美,但它依然可以存在。
所谓自恋维度,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多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遵循自由意志而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绽放自我”。
客体关系维度,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发育能否感知到客体的存在,能否跟客体建立真实有意义的链接。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行为是为了防御内心肮脏和罪恶的冲动。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是,患者渴望通过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来掌控自己和外部世界,以避免不幸发生时所带来的失控的痛苦。所以,强迫症的核心词是,控制与失控。
强迫症,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状态限制得狭窄的极端表现:必须反复做一些行为或者想一些事情,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就会担心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心理状态反映了患者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摧毁的内部世界。
最可怕的痛苦,莫过于无回应带来的不存在感,以及父母过度反应带来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死亡感。
一个人想要激怒你,就是勾引你认同和进入他的内心剧情,当我们懂得了“投射”这个词,就会明白所有试图激怒别人的人,说的话其实都是在说自己。
一个真正自信、活出自我的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你好,我也好”,双方彼此陪伴,同时又各自精彩,或许从外在成就上看有高低之分,但依然彼此尊重、欣赏,都能够绽放自己的活力。
在婴幼儿时期,婴儿把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当作自体客体去使用。如果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他就能逐渐完成自体与客体的分化,拥有比较完整的自我感,也就是明白了“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如此,他才能够作为一个人,去跟另外一个人建立关系。
终结家族不幸的轮回,界限是关键。失去界限,父母内在的剧情就会在孩子身上上演。想象一下,如果父母本身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探索未知,会担心孩子无助退缩吗?父母希望孩子具备什么品质,不要先教育孩子,自己去做,让自己先具备这种品质就好了。即使父母自己做不到,只要守住界限,不去教导孩子,孩子自己也会去不断探索、完善、扩展自己,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来源于自由。父母有多尊重界限,孩子就能发展出多强的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而人格的稳定性,即真实自体的存在感,来源于爱。父母能在多大程度上看见孩子、回应孩子,孩子的人格稳定性就有多强。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作“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且不可回收的成本,这通常是由上一个决策造成的。而在做下一个决策时,不考虑沉没成本,只关注当前情况下最有利的做法,才是理性的选择。
一个人的格局,取决于他人格结构的稳定性。这就好比一栋楼能盖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人格稳定,就会拥有真实自体的存在感,可以保证能力持续发挥。而脆弱自恋,也就是活在虚假自体中的人,哪怕再有能力也难成大事。所以,我认为成功的公式是:成功的程度=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格稳定性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最糟糕的母亲,就是特别着急的母亲。”
当我们对剧情有清醒的觉察,觉知力非常高的时候,剧情会立刻离开。就算觉知力稍微差一些,我们也可以看着剧情发展,而不去认同那个剧情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依然可以去分析,搞清楚来龙去脉。这种活在当下的觉察,对自身没有伤害,没有那种剜肉清疮般的狠劲,它像流水一样轻柔。你知道那个剧情不是自己,就不会因剧情上演而攻击自己。让自己回到当下,当下就可以幸福。
生本能,最初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看见,“我愿意回应你、满足你”;而死本能,来自当我们向外伸展自己时,那些阻断我们能量、评判我们欲求、不回应我们情感的行为。
心理学上经常讲到“生本能”与“死本能”,人的一生可以说是这两种本能较量制衡的过程。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体验新鲜事物、容易被感动、容易感受到快乐满足的人,就是生本能大于死本能的人。相反,就是死本能大于生本能的人。
孩子想要吃巧克力,这里面有两层渴求:一层是对巧克力这个物质本身的渴求;一层是对关系的渴求——希望能够被妈妈听见、回应和满足。
死本能有两个方向:一是指向自己,二是指向他人。指向自己的死本能,严重的会导致抑郁甚至自杀;而指向别人的死本能,表现为攻击性、毁灭欲,也就是说,把毁灭自己的力量转去毁灭外部世界。
退行: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退而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对。
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这样的觉知。如果你也在关系中经常扮演“坏人”,情绪过分激烈,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承接了对方的剧情,把对方身上不被接纳的、阴暗的部分套在了自己身上。每一个从小“背锅”的孩子,原本都是想要“拯救”父母的,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只渴望父母能够好起来。如今孩子长大了,可以清醒地觉知:这样的关系不要也罢,我们做好自己,只把爱和精力留给真正值得珍惜的人。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论发生什么,简简单单、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本身。这样,孩子会觉得:我是可以尝试、可以犯错的,犯错的后果我也能接受,并想办法解决。他不会认为犯了错就不会被别人接纳。内心没有这样的恐惧,就能轻轻松松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