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剥
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周易·剥》)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序卦》云: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周易·复》)
【解读】
剥卦和复卦,都是六十四卦之一。
剥卦的卦形是艮()上坤( )下;复卦的卦形是坤( )上震( )下。
所谓“剥”,有剥蚀之意。天体运行,日月盈虚,是自然之道。剥蚀固非好事,但在《易》理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如同“否极泰来”一样,“剥极则复”,这是事物发展到极点所出现的一种情况。
据剥()卦分析,唯独上九爻是阳爻,其余都是阴爻。但如果上九爻也变成了阴爻,而初六爻变成了阳爻,则变成了复( )卦。复有反复、来复的意思,即所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易》“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以及“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的思想,影响到医学上,表现为医家对疾病病机好转方面的认识。如伤寒病六经传变,最终到了厥阴病阶段之后,若正气来复,则转归康复。
复()卦,实际是坤( )卦的初六爻阴爻变成了阳爻。在所有的阴爻中有此一阳爻,就出现了生机,即所谓“贞上起元”。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提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补略》)。他所制的贞元饮,用熟地、当归补精血,用炙甘草益气,寓有“贞上起元”“阴得阳升”之理,是一张著名的方剂。
【参阅】
《素问·五常政大论》:“帝曰: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圣人之问也!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类经·论治类》:“此引古论,以明化不可代,时不可失,不可不养,不可不和,以待其来复,未有不复者矣。来复之义,即《易》之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阳气渐回则生意渐长,同此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