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人》是一部小小说,篇幅很短,只有一两千字,主要由男主人公和女家教老师的对话展开。男主人给女教师发工资,面上端庄,但是却不断克扣女教师的工资,而女教师“柔弱”得不敢反抗,最后从80卢布变成了11卢布。后又话锋一转,男主人表示自己只是在做一个实验,只是想给她一个教训而已,又把原本的80卢布如数给了女教师,后者则连连称谢。
故事简短精炼却意蕴深刻,展现出对强权下的弱者的同情和憎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强权的统治和威压下,弱者只能唯唯诺诺、忍气吞声,丝毫不敢为自己的利益反抗,而这种勤劳工作,“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也是有的,甚至是“正常”的,这里的“经常”被误认为了“正常”。因为在别处不给也是时常出现的,以至于男主人借着一些无稽之谈克扣她的工资的时候,反而显得“仁慈”了。这是一种懦弱的奴性心理,逆来顺受。一方面是因为强权者拥有着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弱者只能遭受欺凌和压迫,我们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弱者之弱也在于性格懦弱、屈服于淫威,为何他们不能够愤怒地为自己反抗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上笨嘴拙舌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她的神态给出的答案时“可以”,于是由同情转变为“憎恶”。这是身处于19世纪的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契诃夫对小人物的关切,也是对软弱的奴性的国民性批判。文末“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则是点睛之笔。
这个故事更深刻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表达了对奴性的批判,更进一步思考,“我”(也就是男主人)就真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面角色吗?表面上“我”是欲扬先抑,先表现出张牙舞爪地欺压柔弱的教师,随心所欲地克扣她的工资,后又展现出一副正派的样子,表现自己只是想做一个“游戏”,而这样的“游戏”的效果又如何呢?它无法改变教师的弱和主人的强,反而进一步展现出强者的特权,强者可以随意地做这样的试验游戏,而不用考虑这样的游戏给对方造成了怎样的心理伤害,被强权异化的不仅仅只有弱者,更有那些被称为是“强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