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打卡Day28
《论语·宪问》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这篇讲的是如何对待伤害你的人有一种解读,如果别人对你无理侵害你的权益的时候,你应该亮出自己的底线告诉对方,我不接受你的做法要以直抱怨,别人对你好,你也需要回报别人,这叫投桃报李。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不怨天,不尤人,底层开始下学人事上达天命,是感慨知道他的修为境界的,可能只有老天了,不管别人误解诋毁,但是上天总是懂,你的这样一想,你的内心就能自我接纳,不再感到委屈彷徨。
【原文】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氏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让公伯寮的尸首在街头示众。” 孔子说:“道将要实行,是天命决定的;道将要被废弃,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你讲的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对于他人的冒犯,孔子想得很开不会太放在心上,人们经常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进而做出不恰当的抵抗行为,生活中的大量烦恼都来自我们对事情的过度反应,一个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如果你的情绪受到他的影响,你就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判断,进而让事情变得更坏,相反如果你不让自己的心态受影响,这件事情也许很快就会过去,甚至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