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行为越暴力,孩子就会越叛逆。
有教育学家认为: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还可能引起孩子对父母的蔑视,使得父母威信扫地。一旦孩子形成‘你错了,我就打你’的错误观念,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朋友,甚至下一代,将来成为暴力型父母。
要记住孔子的教诲;“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父母行为越温和友爱,孩子内心就越友爱,越愿意听父母的意见。父母行为越暴力,孩子内心越叛逆,不愿意亲近父母,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不做行为暴力的父母,孩子便不会行为失控。
不要专断蛮横,允许孩子发展他的独立性。
或许很多父母都看过电影《神秘巨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少女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但也反映了一个专断蛮横的爸爸家庭教育的失败。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专制主义养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自由而充分地成长,压抑儿童天性,就好像给孩子穿上一件紧身衣,容易导致孩子人格问题、心理障碍。
父母应该明白,专断蛮横的方式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孩子时父母生养的,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品,也不意味着人生就应该被父母主宰。给予孩子尊重和自由,允许孩子发展独立性,而父母只是在一旁引导,如此我们才能养育出期盼中的好孩子,并且收获亲密的亲子关系。
用聊天代替唠叨,去除敌意再引导。
孩子什么时候最反感父母?
答案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这个结论是作家马克.吐温发现的,有一次马克.吐温听牧师募捐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的非常好,准备捐10美元。可牧师的演讲非常长,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依旧滔滔不绝地讲着。而且,他的演讲都是废话、无关紧要的话。
举个例子,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说第一次,孩子就知道错了,会自责,会决定改变。可父母一开始说教,反反复复说孩子不应该这样,说孩子应该知错改错,孩子的内心就会烦躁,完全没了自责。时间长了,孩子会对唠叨产生抗体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
做开明的父母,请孩子对自己尽心“控诉”。
教育专家兰海说:“孩子爱顶嘴,第一说明你们家是开放明主的,孩子有话可以说;第二代表你家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孩子有控诉的权利,这对很多父母来说并非能轻易做到。单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说理,而不是肆意发泄情绪,用过于激烈的表达方式来控诉。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你可以表达不满,但不能乱发脾气;你可以控诉父母的错误,但不能不尊重父母。
父母有多开明,孩子就有多容易沟通。想要破解孩子的叛逆,那大人就做开明、低姿态的父母吧!
跟青春期的孩子,像朋友那样谈一谈“爱情”。
对于父母来说,青少年的早恋问题让人倍感头疼。父母应该明白,青春萌动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必修课,大可不必把它看作洪水猛兽。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性”、与异性的关系。
孩子对异性有好感,或是真的早恋,父母也应该心平气和,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昂孩子正确认识爱情,正确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父母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青春年少时的恋爱经历和感受,再谈成年后的恋爱经历和感受,让孩子明白青春期的爱情是青涩的、不成熟的。同时,父母必须让孩子名表,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业,切不可耽误学习。
如果你是开明智慧的父母,那么请像朋友一样和孩子谈“爱情”,如此孩子才能度过美好的青春萌动期,成熟起来。
孩子的偶像情结,父母需要好好引导。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偶像崇拜是一种向往独立的意识表现,是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欣赏的心理状态。”
对于孩子追星的行为父母不能一味地干涉,而是应该好好地引导。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不能只关注明星的外表,更要关注其内心。告诉孩子,真正的明星是充满正能量的,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有着让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同时,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多关注那些各行各业英雄、各领域的杰出人士避免孩子越来越浮躁和肤浅。
父母越逼迫,孩子越不爱学习。
孩子厌恶学习,绝大部分原因在于父母的强迫。因此只有最笨的父母才会选择督促、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对学习厌烦,对父母充满敌意。而聪明的父母却可以掌握孩子的心理,采取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父母也是满心喜欢和信任。
在逼迫孩子学习时,不妨换一种方式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许孩子会给你一个惊喜。
如果我们错了,请正式向孩子道歉。
父母误解了孩子,用不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这个时候就更应该道歉了。父母的道歉,就是对孩子尊重和爱的体现。我们常说要爱孩子,要好好地教育孩子。可父母若是总以为只有孩子应该向我们认错,我们没必要向孩子认错,那就打错特错了。
所以,想要和孩子没隔阂,想要孩子不叛逆,父母就应该敢于向孩子道歉。“对不起”这三个字平平无奇,可对孩子异常重要。
共读《父母的语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