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我班级同学中考结束后没有考上理想的专业,家长来学校讨说法,因为这是学校推荐她去考的学校和专业,同时也是希望学校能帮忙,看看有没有可能性换专业。
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最后家长与副校长吵到差点打起来,事情闹到僵化状态。我作为这个同学的班主任处于领导和家长的中间,联系两方,终于又开始对话,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把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复盘了一下,寻思闹僵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情绪不加控制,二是推卸责任。
这个同学考的这个学校专业是副校长对接联系的,我就把家长与这个副校长直接联系上了。
她们先是电话联系。据双方给我的反馈,在第一次电话联系时就已经开吵。家长因为孩子没有上理想的专业,内心着急,情绪激动,对校长的口气不太友好,,她提出学校的操作有不当之处。她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校长重视。不曾想,校长与家长的脾气雷同,你急我也急。不承认家长的说法,脾气也很大。干柴遇烈火,第一次对接就燃起熊熊大火。
校长在电话里与家长吵翻后,又让我联系家长线下见面。
第二次见面从开始到结束,不到十分钟。两个人面对面吵了起来,差一点动手,幸亏有除了我以外还有二个吃瓜群众,教导主任和人事主任,在我们三个人的干预之下,没有打起来,当她们两个主角的距离只有半米左右的时候,我们插入,把她们分开了。然后她们两个吐沫横飞,食指互指,互相用语言放下狠话,家长骂骂咧咧走了。
她们根本就没有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现在就这个情况大家一致努力,如何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开口就是指责对方做不对的地方,一方指责,一方不承认。她们都模式不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扩大。没有一方退让或者情绪稳定的。
事情更加僵化。
我联系同学,同学也无头绪,我电话家长,家长不接。
过了一天,家长终于又联系我。我一直是听她骂骂咧咧,不做反对的那个人。我终于明白她的需求。她需要的是领导的认错,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至于事情能解决到什么地步,她也做了最坏打算,只不过希望有人听听她的抱怨几句和后续做点什么,能做到什么情况也没有很大的期待。
当我认真听了她的需求,我就再联系了大校长,把她的需求反馈了一下,让他们线下见面,把情况再沟通一下,不要把事情搞大。但愿大校长能够冷静,给家长合理的情绪价值,事情可以顺利解决。不然我的假期被一次次中断,要去联系要出门,真是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