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11部分。
大概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这种现象: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于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觉察到这些困难呀。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的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举个例子来说,在几何课上,学生第一次获得了关于三角函数的表象。教师讲了两种函数关系一一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教材并没有多大困难,好像学生们马上就理解了。但是理解并不意味着已经牢固掌握。在讲解以后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新讲的材料。学生们打开草稿本,画一些直角三角形,把教师所讲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复习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并且自己想出例子来表明函数关系?在这里,好像把知识的复习跟知识的初步运用结合起来了。原来,经过这样的自我检查,许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复现教师的讲解过程,不能把它重复一遍,学生在深信自己忘记了讲解中的某一个环节时,就去翻看教科书,但是在这样做以前她还是竭力自己把一切都回想一下。
对于学习最″差″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新教材的这个专门思考的阶段尤其必需。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多年的经验证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的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的。正是对这些″点″,应当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注意。
例如,教师给学生们讲解俄语的副动词短语。这里的难以捉摸的"点″,就在于副动词在有了谓语(动词)的情况下,好像又充当着第二个次要的谓语。我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并提醒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在造带有副动词短语的句子时,应当设想有同一个主体在完成两种动作,其中一个动作是主导的、主要的,而另一个动作是从属的、次要的。学生一边思考着现实的动作一边造句。
不管课堂上所学的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总还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实际作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它。在历史课和文学课上,对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让学生寻找刚刚讲过的教材中的因果联系和意义联系。例如,教师讲解了1861年俄国农民摆脱农奴制束缚的情况。为了让学生思考(5至7分钟),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假如沙皇政府不解放农民,俄国的农业发展会走什么道路?在1861年以前,俄国农业和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互联系如何?农民解放后这种相互关系的表现如何?1861年以后,是什么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业中封建主义残余(甚至在1861年改革以后)依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写在一大张纸上,讲完新课后立即挂在黑板上,我深信,课的一个最紧张、最有兴趣的阶段从这时开始了。学生们回想以前学过的各章节的材料,在教科书里翻阅资料(顺便指出在人文学科的课上,教科书首先是为了思考新教材而使用的)。在我看来,这时候进行的是学习过程中最必要、最有意义的事一一不用通读全文而复习以前学过的教材。这种复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就实质而言,这种复习就是思考。
这么说来,请你毫不犹豫的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如果你弄懂了这种依存关系的实质,你就能解开那个“连环套”:学习新教材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时间花在检查家庭功课上了,检查家庭功课占用很多时间,又是因为教材没有充分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