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吃完晚饭后我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有时搬着凳子坐在阳台上眺望远方,有时只是静坐在书桌前发呆。这些真正让自己沉淀下来的时刻,我总会思考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以及我渴望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探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很多人需要花一生来完成的;而真正的了解自己并且做自己也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运气与勇气。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才明白生活的意义何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思考当自己的生命仅剩下三天时我们最想做的是什么,这也给了我们一种思考人生意义的更快也更贴近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方式。可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将自己代入这种思考状态,因为在平凡而普通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会觉得日子很长,一辈子太久。
既然用最直接的方式思考人生意义有时候太过于勉强,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找寻答案。像找工作一样,毕业前很少有人能直接说出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下自己不想做什么工作,比如,不想单休,不想离家太远,不想找没有任何挑战性的工作……当我们渐渐的清楚了自己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也就慢慢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时》中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这也是被无数人万千次证明过的:一个人所想像的生活,十有八九会最终成为他过的生活,无论好坏。”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很重要,接下来就是为了拥有想要的生活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了。
未来不可知,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唯有抓住当下,努力让自己现在的生活轨迹靠近自己想要的未来。做什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慢慢有所改变。
我知道熬夜不好,不想让自己整天熬夜,可是大学到现在几乎都是十二点多才睡觉,我有逼过自己早睡,第二天也真的可以早起,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又是晚睡,之后晚起。我想既然不能早睡早起,那么我就逼着自己早起早睡,因为第二天必须早起,所以前一天必须早睡,至少不能熬太久。
我一直感觉自己看的书太少,所以买了很多书,也借了一些书看,可是惰性使然,书虽然一直在自己手里,看的并不多。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借的书要给自己一个期限看完,我要先告诉借书给我的人,我两天后给你还书,或者一个周,或者一个月,而既然借了书就必须看完再还,所以就可以促使自己在还书期限内看完那些书了。
工作后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有时会想吐槽,想抱怨,可是,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该做的工作还是得做完,况且给别人抱怨还将自己的负能量带给了别人。因此,当想抱怨的时候想一下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特别强调的“同理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想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且丰富多彩,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多体味人生百态;想挣很多钱,想云游四方;想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想有自己明确的做事原则和底线;想永远自信且美丽……
生活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愿我们都可以一直有所追求且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