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当我确定开始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时,心情是愉悦的。小学没有升学考试,小学校园里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喜欢这样的环境。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从去年开始,当我另一个身份是小学家长时,我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对小学生活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上小学前,为了让孩子喜欢上学,我们进行了很多铺垫。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了解小学的生活,家长也会介绍小学哪里好玩,孩子们自身也有着“长大”的渴求,希望从“小小的幼儿园”走进“大大的小学校园”,他们对上小学充满了憧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走进小学校园后,孩子们看到了更大的教室,看到了更宽阔的操场,听到了更丰富的课程,参加了更多的校园活动,他们喜欢这些,但是他们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呢?因为有作业,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没有孩子喜欢作业,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小学生每天早上八点进入学校,除去中午的休息时间,上午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每天在校至少八小时的学校生活。这八小时都是集体活动,是被安排好的,不得不去做的。喜欢与否,都要去做。课堂上如果走个神,还会被批评。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回到家之后,家长还要催促写作业,复习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我越来越感到孩子的不容易,他们没有时间的自由掌控,一直在被掌控中生活着。作为家长,我们看到了这些,常常觉得是大环境所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被推着向前走。
其实,并非如此,作为家长,家庭教育是我们完全可以自主的地方,想要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
第一,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我们的孩子是最宝贵的礼物,无论外面的人如何评价他,作为父母,我们要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视他为掌上明珠,最特别而又最了不起的人。发自内心的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第二,不要家庭变成第二间教室。可以和学校合力帮助孩子成长,但是不要成为教师的助手,把家庭变成第二间教室。当你发现孩子不能接受某些知识,当你的负面情绪出现在辅导作业时间时,提醒自己,需要改变,知识是可以与生活联系的,相信知识是可以变得有趣的。
第三,尽可能的给孩子营造美好和希望。生活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凡事都有解决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给孩子满满的爱和希望。
这些不是空想,是软实力。每个小家庭能做的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