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铎
诸吕之乱,是汉朝建国后政局最大的一次动荡,谈及罪魁祸首,自然要从太后吕雉说起。《史记》中,吕雉的政治头脑,首见于刘邦在芒山、砀山逃亡时期,当时刘邦行踪飘忽不定,而吕雉每每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吕雉说道:你隐匿的地方常常有云雾之气,所以我就凭此找到你。
这段记录,有两种的可能性。一是事实确如吕雉所言,则见吕雉为人处事有其高明之处;其二,就是他们夫妻合演的双簧,刘邦能得到很多人的追随,除了自身人缘好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凭借了“斩白蛇”等事的名声,夫妻二人受此启发而自导自演,亦未可知。不论怎样,效果很明显,听闻此事后,沛县的百姓很多都争相跟随。(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在刘邦病危之时,吕雉再次展现了她长远的政治眼光,一般来说,皇帝将死时安排将来的人事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吕后却连续追问三次,刘邦先后推荐了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直到刘邦也无人再荐方才罢休。之后,吕雉也确实基本按照这一遗策安排人事,可见她做事,往往善于提前规划。
但无论权术多么高明,不修身而欲平天下者,无有是处。
首先,她设计毒死赵王,再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丝毫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导致汉惠帝精神大受刺激,从此沉迷于淫乐享受,二十岁即早亡。在我看来,这是她人生最大的败笔,因为作为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她首先的身份是母亲,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儿子于不顾,实在连普通女子都不如,这也是她的可悲。
她对权力的渴望超过对儿子的爱,在汉惠帝的丧礼上也可以得到明证,《史记》载:“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大意为:孝惠帝的丧礼上吕后只哭却不掉眼泪,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对丞相说:太后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儿子死了,虽然哭却不悲伤,你知道原因吗?丞相说:为什么呢?张辟强说:太后是畏惧你们啊,现在你们应该把吕台等人提拔为将军,让他们统率南北军,这样诸吕都能在宫中主事,太后才能安心,你们也能不遭横祸。丞相采纳了张辟强的意见。太后因此高兴,哭的才悲伤)。唯一的儿子死了,丧礼上只哭不流眼泪,而等到诸吕都拜将入宫,居中用事,才能顺畅地流出眼泪,宣泄失去儿子的悲痛。我不得不说吕雉对权力的渴望使其人性扭曲到了极点:正常的父母,儿子若死了,无论是理智和情绪,已经顾不上其他,必然是完全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以我之见,吕雉在丧礼上只哭不流泪,不是因为刻意不流泪,实在是因为当时她的恐惧胜过忧伤,恐惧什么呢?我们回到刘邦刚死时,她和审食其的一段对话:“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各将领和高祖本来都是百姓,现在却变成了陛高祖的臣子,肯定心有不快,如今又要侍奉少帝,情况凶险,不把他们都杀掉,实在不得安宁)。从刘邦一死,她就担心自己的权势不保,而惠帝在位期间,自己和诸吕又肆意妄为。如今儿子一死,自然更加忧惧大臣和诸王的反叛,担心自己的权势和性命随时不保,以致恐惧胜过哀伤,无以泪流,直到丞相听从了张辟强的意见,才得以顺利的宣泄哀伤,细想其中因由,我不禁毛骨悚然,一个女人担心自己的权势和性命超过了丧子之痛,实在也是千古奇后之一了。
说到此处,倒真觉得刘邦和吕雉确实是绝配,当年刘邦为了逃命,情急之下直接将儿子女儿一起推下车。不得不说此二夫妇,都是视权势高于亲情的畸形父母。至于吕后的残忍,我就不一一详述了,她诛戮功臣、诛杀高祖其他的儿子甚至孙子,实在是多不胜数,难以详述。
在此,我在话题外多说几句的,是诸吕之乱中吕氏家族的表现。
当时,齐王发兵欲诛诸吕,而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在这关键时刻,郦寄游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大意是说吕氏封王是当初太后和大臣共同商定的,天下皆知也没有人反对,现在你们之所以为人忌惮是因为不去藩国上任却一直带兵留在京城,如果把兵权给太尉,与大臣们达成盟约,齐国就会罢兵,大臣们也安心,你们吕氏家族也就高枕无忧,享受万世荣华富贵了。)。”吕禄竟然信服其计,不得不说这个诸吕的两大领头人之一,真是没有太高的政治素养。当吕禄把这个计划告知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足见诸吕中人,确实也可算是乌合之众了,只是凭借吕后一人的权势和能力,才得以作威作福而已。
其实,此处还有一个小插曲,后来吕禄与郦寄出外打猎,过其姑吕嬃,“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大意是吕禄的姑姑骂他:你要是交出兵权,吕氏就无处容身了。然后把家里的财宝全部扔在堂外,说:我不为他人守这些财宝了。)”足见,诸吕决策之人,实在还不如一女子,我想,太史公此处着墨,大概亦有此意。
汉初的权力纷争,归根到底,是刘邦吕雉二人不能修身齐家所致。刘邦虽为起义领袖乃至后来贵为皇帝,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父亲。君不见普通百姓尚常能舍命护子,但他视父子亲情犹然不及权力,所以谈到诛戮功臣,对他来说,实在顺理成章之事;而作为丈夫,他不能以身作则,引导妻子善养子女,反而视夫妻关系为政治同盟,在无形中助长了吕雉阴狠的天性,也为后来的吕氏之乱埋下了祸根。
刘邦吕雉一家虽凭借权术问鼎九州,贵为皇室,但结局实在还不如一普通百姓。八个儿子三个被吕后直接害死,汉孝惠帝也算间接死于吕后之手,一个孙子(燕王刘建之子)也是被奶奶吕后所杀。
刘邦当初自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我亦有几句赠给他:“夫夫妻相见如初之爱,生死相随之情,子不如项羽;势危弃子女,子不如布衣。有仁太子而不能长养以利国家,此其不能谋国而祸乱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