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曾读过莫泊桑的这篇《羊脂球》小说,描写的是在普法战争背景下,围绕几个上流社会人士与外号“羊脂球”女士展开的故事。
再一次拜读依旧心存悲伤,对所谓上层人士的伪善感到气愤,对羊脂球为救同伴而自我牺牲心生怜悯。
没有人同情她,没有人可怜他。有的只是鄙夷和不屑。羊脂球是个悲惨的姑娘,她牺牲自己的清白换取同伴的平安前行,却没有人感激。第一段旅程时,大家饿得饥肠辘辘,但都没有带食物,善良的羊脂球分享了自己足可以吃三天的美食,伪善的人吃人嘴软,在美食面前暂时放下高高在上的面子与羊脂球搭话,却没一个真心感谢她。
到达旅馆后,普鲁士军官要用羊脂球换取一行人再次启程的通行证,一开始大家听到这种威胁的要求时都表示很愤怒,说军官欺人太甚。可是,经过一夜的思考和衡量后,他们合谋牺牲羊脂球,还名为其曰:“只要动机是好的,即使做了不好的事情,也会得到神的认可。”他们费尽心机击垮羊脂球的心理防线,还暗暗地在心里想“不就是一个妓女嘛,跟谁睡不是睡?还挑三拣四!”他们看似身份尊贵,却不如身为底层的羊脂球爱国,在面对敌人时的不卑不亢。
羊脂球的肮脏是表面的肮脏,卢瓦梭这群人的肮脏是看不见的肮脏,有令人作呕的从骨髓渗入灵魂的脏。高贵是一种气质和精神,不是做派姿态能体现的。想想,逼得羊脂球做妓女的不就是这些自以为是的达官显贵吗?最后连高努代都不救济一下她,他也不过是喜欢羊脂球的身体而已。
通过羊脂球的牺牲, 终于换取通行证的他们,路上一句话都不跟羊脂球说,还离得远远的,生怕羊脂球弄脏他们似的。到吃午饭的时候,每个都津津有味享受自己带的食物,唯有因早起匆忙赶路来不及带食物的羊脂球饿肚子,他们早已经忘记之前吃过羊脂球的食物,更忘记是因为羊脂球的牺牲,他们才得以顺利继续赶路。
悲哀的人性,需要你时说得天花乱坠,不需要你时一文不值。如果我们身临其境,又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