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这座古老而辉煌的城市,在春光的沐浴下,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大街小巷弥漫着花香,城郭内外流淌着的春水,亭台楼阁间摇曳的微风,那都曾是洛阳才子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然而,此时的他,却只能在他乡遥望,徒留满心的眷恋与无奈。
他乡的生活或许也有它的美好,但对于这位洛阳才子来说,始终比不上故乡的那份亲切与安宁。每一个异乡的夜晚,他望着那轮明月,心中思念的都是洛阳的那片天空。每一次听到熟悉的乡音,都会勾起他对洛阳的深深回忆。
他的思乡之情,如同一首永恒的歌,穿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游子的心弦。让我们明白,无论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灵魂深处最温暖的港湾。即使岁月更迭,即使物是人非,那份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永远不会消逝。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词的大意是:春暖花开时节的洛阳城中风光明媚,可是我这个天涯游子却只能漂泊他乡慢慢变老。魏王堤上杨柳茂密,我内心的惆怅凄迷浓郁。桃花绽放,春水清绿,水面之上,鸳鸯戏水。看到这样的情景更加重我离人之愁绪,却只能将它化解于西下的落日余晖之中;远方的人,远方的家乡,你们却不知道我对你们的思念啊!
韦庄,晚唐诗人,约出生于公元836年,因为唐朝后期局势不稳,政权更迭,他的一生也经历坎坷。他虽考中举人,却恰逢黄巢起义,因此取得功名却无法在朝廷为官。后来唐僖宗还京,他才得以出仕,却被同僚所逼迫,不得不出走他乡。
这首《菩萨蛮》一说是韦庄在洛阳避乱时所写的,那时正值国事混乱,经常发生战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可是,韦庄却空有一腔壮志,连出仕救国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现实让他烦恼不已,所以寄情于诗词。看这首词的第一句便可以了解,诗人用春光之美好与自我垂老他乡的感慨相对比,春光是次,他乡才是主,作者心情的鲜明反差一目了然。其实,全词都是这样与首句呼应的,春光、桃花、鸳鸯戏水,这是何等明丽、充满生机的景象,而与它们相对的却恰恰是诗人客居他乡、怀才不遇、思乡凝恨的情真意切。最后一句“忆君君不知”更是无限低回,却格外语重心长之叹。
因此,读韦庄此词应与其当时心境、处境相联系,从实景向其实情过渡,如此才可见诗人心底所流露的思念之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