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发现,“生活”这个词是伴随我们走入社会以后才真正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在这之前,我们忙着学习、忙着长大,虽然这些也是我们的生活,但如果你在这个时期故作老成地说自己“生活”得怎样,一定会惹来大人意味深长的微笑。而当我们走入社会开始慢慢学着去生活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的关注点偏又不在生活上,而在生活的“对立面”——工作上(也不知什么时候工作和生活成了二元对立的两个部分),或者说在如何成功上。
于是,好好生活便成了我们老了才开始做的事。可是,我们一定非得等到老了才开始好好生活?
少年是什么样的?想一想我们自己少年的时候:那时,我们会因为考试考了一百分而沾沾自喜好久好久;那时,我们会因为第二天的春游而头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那时,我们会因为喜欢的女孩投来的微笑而目光躲闪却又内心暗爽。少年,不是没有烦恼,而是烦恼总被希望冲淡,少年,也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故事总被快乐掩埋。
当我们走出半生人到中年的时候,我们走过了那么多路,看过了那么多人,经历过了那么多事,内心虽不至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但总会不那么饱满、不那么有弹性,总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有笑声温暖不到的地方,有别人触碰不到的地方。这时候,我们还能依然好奇、雀跃且打不败地对待这个世界吗?我们还能依然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吗?
近来,一直在追芒果台的一档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虽然基本上每一期都是三位“主人”为“客人”准备一日三餐的重复套路,但我却看得津津有味。在他们那个蘑菇屋里,似乎一切都被放慢了,一天的时间似乎只够忙活一日三餐,而这一日三餐却都是宾主尽欢、细嚼慢咽的,不会因为别的什么事而耽误了这吃饭的工夫。
现在我们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可能每天下班了都累得只想来个葛优躺,哪还有心思精力去做饭呢?周末似乎也有赴不完的约,吃饭大半下馆子,家里来了客人自己会不会做还是个问题。
不说节目里呈现的这种“农夫山泉有点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是我向往的生活,但我欣赏它透露出的那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急不缓地做好每一顿饭。并且,这种态度不是通过七老八十的老人传递给我们的,而正是几个我们所谓的“中年人”传递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