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没有写东西了。
在记忆里,高中的时候总是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三千字一章的小说一口气就可以写完,写起博客来也是动辄几千字。
而现在,我却时常感到自己表达能力缺失,一遇到要讲话、要演讲,就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的时候想着,我应该写点儿东西,但当我拿起笔,或是面对空白的文档,大脑却总是一片空白。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压根没有表达能力。可为什么初高中的时候,我那么能写,而现在,自己却总是什么几乎什么也写不出来,什么也说不出来呢?我的表达能力去哪儿了呢?
回想过去的记忆,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中学时,我有些自卑、也有些自负,心里有很多想说却不知道跟谁去说的话,也有一些让自己痛苦到难以自拔的记忆,所以常常选择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总是幻想着一些美好的事情,却从来不敢迈出甚至一步,所以总是做着美梦,编写着一个又一个隐藏着自己心底期望的故事。
我对自己的情绪非常关注,那个时期留下来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是充斥着阴暗、消极情绪的。也许正是写作,帮我度过我的至暗时刻。
因为对写作的依赖,我在心底里坚信,自己以后一定会是个不错的作家,于是高考报志愿,填了汉语言文学。直到现在,还记得妈妈当时说:“你想当作家,但不去体验生活,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光靠想象,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
大一一年,我过得很迷茫。所有的课我很喜欢,很感兴趣,学得也比较认真,那时候的我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己前一个阶段的愿望,我过着自己曾经憧憬的生活,但那种生活与自己曾经向往过的又相去甚远,因为我越学习,越觉得自己不会写作也不会表达了,我所写的文章,一再印证了妈妈当初说过的那句话——没有真实生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这时,综合多重原因,我决定去参军。在部队,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才叫“活在当下”。我很少有机会写东西,时常在大家都睡下了,才偷偷翻出日记本,写下一天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那时我仍憧憬着,未来我要当一个特别棒的作家。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想法慢慢的变了。我不再满足于创作一个完美的故事,我想自己当故事里的主角了。那个阶段,我读了很多唯心主义的书,思想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直至现在,还能时不时的从自己思路中看到一些唯意志论的影子。我不理性了。
理性可以让一个人看清事实,既能客观认识世界,也能客观认识自己。可一个不理性的我,就好像一直在透过滤镜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看到的一切,都是扭曲的。
我坚信,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可以做到一切我想做的事情,对于那些我没有得到的,只是因为我不想做,或者我不那么想要而已,我确实是我人生的主角。我也变得掌控欲越来越强,我变成了一个极度苛刻的完美主义者,不仅要求自己,还要求别人。
可现实世界是,人不可能通过努力获得一切,有些事是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的,我也不可能掌控一切。师父跟我说:你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那是你把“一切”的范围看得太小了。
我也是害怕犯错、害怕出丑的,完美的人不应该有缺点、也不应该有污点,我认为我应该是完美的,我谨言慎行,常常担心自己说错话、办错事。可只要是人,哪有不犯错的?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我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一天我突然惊醒,我怎么不会说话了呢?求助于师父,师父说:多读书。读书一阵子,不见好转。我开始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也越来越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只要是当众说话,就特别担心自己表现差。可是就算表现差,又能怎么样呢?天会塌吗?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觉得自己是个有问题的人,精神越来越紧张,身体健康也随之出现问题:重度焦虑,中度抑郁,睡眠障碍,耳鸣。像是《哈利波特》电影里那些被噬魂怪吸走了快乐的人。我的情绪常常崩溃,痛苦也成了一种常态,我不得不常常和自杀的念头作斗争,每一次都是殊死之战。
再次拯救我的,是读书、也是爱。他的脾气很好,很包容,明明比我小四岁,却感觉比我更理智、更成熟,他总能理解我的痛苦,体会我的挣扎,在我崩溃的时候陪着我,哪怕远隔千里,也会想尽办法安慰我。感觉到“无条件被爱”,让我的情绪有了容身之地,崩溃的频率越来越低,每次恢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对自己能“好起来”也越来越有信心。我也确实好起来了。
我也养成每天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读书促使我的情绪渐渐平和,算起来,我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再崩溃过了,有时有点小情绪,也能找到适当的方式排解。我想我已经好了。
而这时,我又想要写点儿什么了。为了培养技能也好,为了找回曾经的自己也好,为了让自己的情绪有个安身之处也好,总之,我应该成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