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悄然而至,带来了“绿杨烟外晓寒轻”的微微寒潮,却于斜风细雨中无情地泯灭了春意生生不息的梦。但所谓“料峭春风吹人(酒)醒”,这何尝不是让人从春困中挣脱而抖擞精神地工作呢?而今,我也完成了一项“工程”,待停手驻笔,翻阅回览着数日来朝夕为伴的古文,其过程如靖节先生种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我则是“晨兴理注译,戴月诵文记”,篇篇徒手誊录,谨小慎微,就好似鲧窃取息土,如履薄冰,生怕一字缪误,差之千里。虽路漫漫遥不知尽头,但能于明窗净几之间,于冬去春来之际,伴花香袭人、鸟鸣啼催,其也近如孔子治学时“乐以忘忧”的状态。而今,约有一百则古文记录在案,若束之高阁,实觉可惜,便如数家珍般与人分享其中深为触动的几篇精作,并附上鄙人微言,其书类分布之多,自《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到《史记》《世说新语》等;其时间跨越之广,自先秦诸子之文到明清才子之文;其主题涉及之蕃,有修身养性、人际交往、权谋之术,也有对亲情、爱情、友情乃至艺术与人生的看法。
今日分享第一篇,往后陆续更新。
话不多言,请君享阅。
论人生选择:孔门弟子的各言其志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在未来,《论语》应该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必读书。此言然也,一般人对《论语》的印象可能仅停留在初中的默写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认为《论语》仅是一部治学之书,或是为学习打“鸡血”之书,其实不然。如此便小瞧了《论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中国人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正始于《论语》,而其核心是“儒家思想”,一方面为“经世济民”,另一方面为“修身齐家”,大则“兼济天下”,小则“独善其身”,皆有其法。
而此处,我选择的正是在时代洪流下每个平凡人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追求),且听千年前孔门弟子之论: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让老人安享晚年;让朋友互相信任;让少年的孩子得到关怀。”
这里子路、颜渊和孔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人生志向。子路与颜渊为孔子的学生,孔子身为老师,没有居高自傲,也没有唯师独尊,而是与学生平等地交谈,听学生道来后,他并未妄加评论,如此和谐畅快的师生画面,令人向往。然后,再来看子路与颜渊的言论,此两人都是“孔门十哲”之一。其中,颜渊,即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子路(季路),即仲由,也是孔子颇为欣赏的学生。子路之言中有两个核心,一是“车马轻裘”,二是“与朋友”,前者是物质方面的追求,后者是人际方面的追求,在荣华富贵之后不忘与人同享,乐善好施,此正是我们当今所崇尚的“富人之德”,无疑也贯彻了孟子所言“达则兼济天下”,当然“朋友”与“苍生”还是有本质区别,从前者到后者需要个人修养与道德的升华,我想孔子听了也许会点个赞,然后嘱咐一句“任重而道远”啊!而子路究竟有没有实现呢?子路性情刚直,好勇尚武,还欺负过孔子,但在孔子“礼教”的驯化下,他由一只凶猛的狮子变成一只温驯的羊羔,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保护孔子安危,后官升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算是有一番政治作为,享高位厚禄,应其所言。再看颜渊之言,完全是古代君子之范,一是不“伐善”(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二是不“施劳”(不要张扬自己的功劳),多么谦逊低调之人。然究其一生,虽与穷困相伴,生活中仅有“一箪食,一瓢饮”,但却与日月同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想之古今多少贤士,以颜渊为偶像,追求“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境界,如五柳先生的“箪瓢屡空,晏如也”,也如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如此看来,颜渊不再仅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小人物,而是一种君子的文化象征与符号。如今有着这样志向追求少之又少,或许这样的人“不显山,不露水”,不轻易被人知晓,可能当听闻之时,也是生命临终之时。许多的大家学者,生前不扬声名,死后令人追悼,如彗星陨落,举世叹惋。
从子路到颜回,是从现实到理想,而取其中,最务实的莫过于孔子。如孔子一以贯之与坚守的“仁爱”,他最关注的也是身边的“人”——“老者”“朋友”“少者”,想之,我们既然无法做到飞黄腾达,也无法做到清心寡欲,那么能做到的不就是好好照顾身边的人吗?善待父母、关怀朋友、照顾小孩,料想如此圣贤之人,其追求莫过于寻常百姓,借此口,也道出了众人的心声。以此为志,足以。
但我个人最爱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看来孔子特别喜欢与弟子谈论人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之前在听杨朝明老师解读《论语》时说“这是一门‘生命面向生活’的学问”,而我觉得“生命”与“生活”交融得最为透彻的就是这段文字。“生活”的本质在于顺其自然,古有依时令而为,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亦如“天人合一”的极致之作——“二十四节气”等等。因农耕发家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能创造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正是其将自身视为天地万物之一,与自然同频共振地生活与繁衍,此古老的精神就藏于“莫春者”三字中。然暮春之时,人们会做什么呢?或许现在的人无暇顾及时序的流转,冷则添衣,暖则卸衣,以冰解暑,以汤暖冬,评判气候的唯一标准就是那一串串冷冰冰的温度数字,或许感官偶尔为之添力,而一旦居于空调所在的空间,人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扭转时序,何来一年四季之分别,仅有空调开关之差异。再看看先民,在暮春之间,他们穿上春服,春服是什么?是粗布麻衣制成的上衣下裳,也可能是走起路来风度翩翩的儒服深衣(孔子最爱),可能与平日无异,但加了“春”字便不同寻常,增添了一分自然的情趣,春游自然要穿春衣呀!但只有自己出游仿佛还不尽兴,与友相伴,欢声笑语,才能尽乐,于是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拉上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组成一个春游小分队出发啦!接下来就要考虑去哪里玩?去品尝美食?去网红地打卡?还是去高档娱乐场所享受一番?曾皙给出了一个很美的答案——“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去游泳、吹风、唱歌,但我觉得它美不仅仅是场景画面的温馨与惬意,更在于这三句读来韵朗上口,仿佛自带背景音乐。正因如此,这三个并不是依次而为的单一动作,而是五感俱全的丰富体验,他们唱着歌、哼着调,或许错落不齐,或许跑调走音,但始终荡漾着无尽的愉悦,呼呼而来的风如同五线谱,串起了每个人独创的音符,谱出了一首完整和谐的欢乐颂。他们享受着音乐的飞扬,感受着熏风的轻抚,沉浸在流水的润泽中,忘却烦恼,洗涤忧愁,仿佛顿时“羽化而登仙”,这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啊!以至于孔子听此言论,太过于兴奋,仿佛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于是打破规矩,频频点头,叹然一句“吾与点也!”(我和曾皙一样呀)。
如此有个性的生活体验,古代真有不少,如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归,兴尽而返”,如陶石梁认为世间极闲之事“惟读书一事”,因“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如傅山“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甚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而以己见,此时此刻,最幸福之事莫如苏子美笔下“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精良”。
好了,《论语》的分享至此,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