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是《论语》学而篇的一小章节,我们从小学的解释可能是:“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虽然可能有不一样的措辞,但是大概也就这样了,至今为止我还没发现有不同看法的解释出来,当然可能是我孤落寡闻了!

今天咱就说说吧,道千乘之国的解释在于一个“道”字,他们解释为治理,我更愿意解释为道路,因为不用说治理,整句也很明确是说的治理国家的,何况是对话题的面对面讨论,也不需要特意说明是治理,只需要陈述观点就好了,就是大国的意思!

敬事而信也好理解,我没什么不同想法,就是谨慎做事又保守信用,左右不过儒家的那套美德罢了!可是后面的就有问题了!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该如何不同才合理呢,当然我不是故意不同的,只是从逻辑上分析而已!

普遍的解释就是节约开支爱护人罢了,我对使民以时也没什么不同看法,只是对这个“节用而爱人”有点想法而已!

关键一个字“节”,他真的就只是节约的意思吗?在我看来不见得,因为我们都知道孔子老而好易,其实那时候也就五十啷当岁,还与政治有点关系呢!

《周易》中有一个《节》卦,孔子作传的时候当然考虑过,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个东西解释城两个吧!《节》卦最大的特点就是节之以时,该省则省,该用则用!

其实从他的六四爻、九五爻、上六爻的言辞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节”再不同位置的不同后果,六四爻辞为安节,九五为甘节,上六为苦节!都是节,可是结果如此不同!

所以“节用而爱人”我的理解是以《节》的思想作为实用才能达到爱人的目的,不能只知道花费或者索取的一种,无节制的行为对上对下都是不好的!

像原来的解释就只有节约一说,那么节约过份了官员都得贪污造反,否则拿什么活命,明朝就有这个官员工资低的现象,也确实导致了不少的问题!

其实这个解释不是我心血来潮,是与后面的“使民以时”相应的,都是因地制宜,以合适的操作成就和谐而已!

那些守财奴可是够节俭,可是好吗,就如《鹿奴诗》的情况一样,那是多么可悲啊,因小失大!凡事过犹不及,得有个度的把握,那就是《节》的大义,也是我如此解释的源头,更是合乎孔子等儒家思想《中庸》的阐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