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八年,姑苏城外,陈家府邸。庭院深深,透出些许荒凉;曲径通幽,散落凋零枝叶。桂花树下,一位素衣女子轻轻抚琴。琴音悠扬,泠泠如水。花离树头,轻轻飘逸在古琴之上,浓浓花香伴着琴韵悠悠,似在诉说着如烟往事。
(一)
浙江钱塘汪家是书香世家,从祖父辈数起,家族之中诗人、作家、及书法家等层出不穷,而幸运的汪端,就出生在这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家庭。虽然母亲早逝,幼年的汪端却不曾孤单,因其聪明伶俐,博学多才的父亲汪季怀,亲自教授与她。而汪端“性好儿喜,塾课既毕,即爇芸弄蚊以为乐。天潜翁以其幼稚,不忍诃也。”
聪慧如汪端,诵木华《海赋》,两遍即能背诵,且不遗一字。而读书更是过目不忘,且所读诗书,也多能理解其中蕴含。其父曾将吴梅村及高青丘诗集送给她,汪端独爱高青丘的《青丘集》,坦言“梅村浓而无骨,不若青丘澹而有品。”
汪家才女,清可绝尘,如出水芙蓉,超凡脱俗。远近青年才子纷至沓来,若能娶得此女,世间再无所求。然其父爱女心切,自不肯将女儿轻易许人。闻得姑苏陈家之子陈裴之,才华出众姿容俊雅,于是亲自去苏州访察。
陈裴之少年成名,所著《春藻堂初集》,诗文清雅如沐甘霖。汪父爱其才华,当即为女儿订下婚约。那年,汪端十五岁,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犹抱古琴半遮面,朦胧之中却透着无限欣喜。
八月桂花灼灼绽放,花香芬芳淡淡飘逸。娇媚的汪端坐在树下,抚琴轻弹。一曲《阳春白雪》轻快活泼,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如泉落山涧。几片淡黄色花瓣随风飘落,花落琴床,袅袅琴音沐浴花香,亦如汪端此刻芳心,曼妙而甜美。
世事总难料,就在汪端憧憬幸福之时,不如意事却接踵而至。兄长因故离世,父亲深受打击,最终也撒手人寰。所有的苦难刹那间袭来,让汪端猝不及防,人如浮萍无所依。幸得姨母接她到梁家,才不至孤身只影。
(二)
落花纷纷,不识旧枝头;廊间燕子,难舍旧巢居。人如落花不自由,心却似燕思故里。虽然姨母待其如亲生女,但寄人篱下的阴影笼罩着她,容颜不悲不喜,双眉似蹙非蹙。唯有读书作诗,方能解她千般愁万般怨。
而光阴如水悄然逝去,转眼间汪端十八岁,陈家十里红妆铺就,迎娶才女汪端。进陈家,入洞房,红妆不曾卸下,夫君不曾细瞧,慈祥可亲的陈母命其吟诗助兴。
汪端面如桃花,音如百灵,轻轻吟咏“清绝溪山好卜居,铜坑铜井可能如。生平亦抱烟霞癖,应许同游侍著书。”诗句清新隽秀,风格明亮。此诗博得众人赞叹,陈母朗声笑道“应笑痴人有痴福,果然佳妇胜佳儿。”
少年夫妻恩爱风雅,婚后生活色彩斑斓。夫妇才情不分伯仲,猜书斗茶吟诗唱和。
桂花树下琴瑟起,池塘岸边柳吹笛。夫妇情投意合,恰似神仙眷侣。婚后的汪端,既有“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温箫局夜谈诗”的满意之情,也有“不将艳体斗齐梁,不骛虚名竞汉唐”的写作态度。而陈裴之深知妻子非俗人,自不肯将她束缚于琐事之中。
清代才女如雨后春笋,鲜活亮丽且文采斐然。汪端很快就结交到闺房女诗人恽珠、曹贞秀等,诗词联赋往来酬赠。其间,汪端将所写诗词用心整理,自己动手编辑出一部《自然好学斋集》,送给亲朋好友。生活如一幅山水画,浓淡且相宜,而汪端既是画中人,也是赏画人。
诗情画意的日子,却被陈裴之外调而打破。满腹才华的陈裴之,以通判之职被调往云南上任。
未曾离别,心已惶然,汪端泪落如雨,难舍眼前人,而陈裴之又何尝不伤离别?痛失双亲的妻子,饱经飘泊之苦,此刻却又要忍受夫妻长久别离,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承载?
自古男儿重仕途,轻别离,而重情重义的陈裴之,却不忍妻子独守空房。每日里,望弯月盼团圆,念西风独自凉,桂花树下琴呜咽,暖纱帐里对灯眠。
最终,陈裴之没有赴任,只能在县衙里充当小官吏,虽然不能施展抱负,但却给予汪端最温暖的呵护,有夫如此,妇又何求?
(三)
汪端自幼通读,明初高启及刘基等人诗作,深受影响,从而萌发编选《明三十家诗选》之愿,陈裴之支持妻子并为其收集素材。
庭前桂花开又落,廊下燕子离又归,春秋几度,寒来暑往。晨起端坐案前抄写,夜里挑灯诵读编著,汪端的执着与痴迷,让身体每况愈下,而平静如水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汪端的长子因病早逝,而次子也身体孱弱,这些都令汪端苦不堪言,“回首欢悰似隔尘,玉梅花下泪纵横。又逢翦彩传觞节,不尽悲离感逝情。”思儿心切不忍卒读。而悲凉的命运,似乎不肯放过这位文采飘逸的女子。
公元1826年,陈裴之客死于汉皋,消息传来,汪端哭得数次昏厥,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曾在花前月下,弹琴吹箫与风同舞;曾在荷花塘前,轻摇舟楫与鸳鸯同戏。岂料转瞬间,温润如玉的男人,不再与她相偎相依;玉树临风的才子,不再与她吟风弄月。
汪端的泪流也流不尽,情无处诉,念无处寄,怎一个“悲”字了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汪端凄凉地写下“中年我是伤心者,”而那一年她刚刚三十四岁,却华发早生容颜苍老。
谦恭孝顺的汪端,无奈收起泪水强颜欢笑,堂前双亲还需奉养,即使悲伤也需独自承受。纷乱无绪的诗稿,闪烁明灭的烛光,无不透着凄惨之意。人生之路漫长,悲伤却无尽头,唯有打起精神,坦然面对一切。
“一唱荒鸡梦易残,扫除尘累此心安。久尝桐树孤生苦,且耐梅花彻骨寒。”人世间的悲苦,汪端早已尝遍,而支撑她活下去,并勇于面对伤悲的,便是未完待续的《明三十家诗选》,还有陈家双亲以及身体孱弱的次子。
(四)
梅花傲雪不惧霜寒,生活凄苦不惧沧桑。汪端以瘦弱之躯,操持家务孝顺双亲,挑灯编写夜不成寐。苦难不仅没能将她压垮,反而令其才情迸发,虽然饱受神经衰弱之症折磨,而身体也渐渐消瘦,汪端全然不顾,一本《明三十家诗选》终于刊印面世,以女子亲自编辑成书的诗选,此为历史第一本,许多诗人学者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女诗人恽珠赞其“深于诗学,知人论世,卓尔大家。”而陈父更是以儿媳为荣,提笔写下“开辟班曹新艺苑,扫除何李旧诗坛。”一部诗选,几乎耗尽汪端的全部心血,但她依然不肯停下。
编辑诗选是她与陈裴之共同的心愿,而她自己的心愿则是,为所爱之人陈斐之出一部诗集,带着这个信念,她又投入到紧张编写中。多少次,她累得昏迷在案前;多少次,她伤心流泪到天明。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经波折与坎坷,厚厚的《澄怀堂遗集》最终得以出版。集恩爱与思念于一体的诗集,散发着墨香放至案前,往日情景涌上心头,汪端止不住泪落衣衫。
又是一年桂花开,年仅四十六岁的汪端已是油尽灯枯。
桂花枝头,朵朵桂花灿然绽放;风送花香,缕缕飘逸沁人心脾。一代才女汪端,一身素衣端坐树下,一张古琴横放案前,一曲《阳春白雪》轻轻弹起。流年深处,一对才子佳人携手走来,他们吟诗联赋笑语盈盈。
风儿轻轻吹,吹落几缕花瓣,桂花飘飘,落在琴床之上。花落琴床,依然香如故,而琴音悠悠浸着花香,飞向遥远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