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大概含义就是: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要孝敬父母。但这是比较少见的先行而后知。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先行后之的时候,就比如说,本能层面的吃喝拉撒。或者是我们看见父母累了会心疼父母等等,这些都没有人教我们,但是我们也知道并且做的也是对的。
另外也有一些我们是先知后行,但是行的很困难。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 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句话的大概含义就是宰我已经知道不能要白天睡觉荒废学业,但是还是忍不住白天睡了觉。这其实说的就是知和行的关系,当我们知道一个道理,要把那个实践出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时候知道挺简单的,但行出来就很难。甚至自己反复下了好几次特别坚定的决心,但仍然是无功而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的前四小句都是在说学和思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和思才能之知所以有间接阶的突显了学和思的重要性。并且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先知而后行。不然的话,我们就会无从而行,或行的都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我们经常都应该是先知之而后行的,就比如说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健康的运动,那我们就去实施这是比较容易的。还有比较难的,就是我们知道要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但是我们想去做的时候,发现有时候根本是做不成功的,甚至都没有意识要去做。
也有先行而后之知的,就比如说我们看见爸爸妈妈累的时候会关心他们,这点当然是没有人教我们,而我们就自己行出来的,在我们长大后,老师才在我们孝顺这个道理。而在这之前我们就行出来了。
另外当我们行的时候,千万不可行一些错误的知。就比如说我数学有一个概念,不大清楚,但是我却以为自己清楚了,于是我就拿着原本错误的概念去教别人。结果背教的人的概念也不清晰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这句话就说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当我们知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去行,但可能自己还有意识到,而我们行的时候,我们就必然要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