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见钟情
时间转眼到了五月,原本凉爽的空气中开始多了一丝暑气,除了早晚比较舒适,白天大家族的女眷们几乎都足不出户在家中避暑。
五月十三这天傍晚,吴秋霜手里正捧着《三国演义》看,隐约听到有人在喊她,凝神细听之下,这清脆的嗓音不正是姜苗吗?
吴秋霜刚站起身来,姜苗便已风风火火的进来了,她拉着吴秋霜就往外走,边走边说:“你还坐这里看书呢,好不容易有个节日,这会天气又凉快,快一起出去逛逛。”吴秋霜奇怪地说:“你这急匆匆的拉着我去哪里逛啊,今天是什么节日?”
姜苗转过身无奈的摇摇头:“哎,我的好妹妹,你这可真是‘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关帝庙会,外面可是热闹极了,等到天一黑下来,还能看花灯呢,快走吧。”吴秋霜只好跟着她出了门。
来到庙会上,一眼望去果然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街口是一个黄瓦红柱、飞檐斗拱的高大牌坊,牌坊后的长街被妆点的焕然一新,长街两旁的店铺清一色是青砖灰瓦,廊檐下挂了许多大红灯笼,街道中间是一个挨着一个用推车搭的小摊子,摊主们都用洪亮的嗓音,热情地吆喝着人们上前去看一看。
姜苗被一个小车边上“正宗熟梨膏”的旗子吸引了过去,闻着锅里冒出来梨子的清香,只觉得满口生津,买了一碗捧在手上边走边吃,吴秋霜正觉口渴,看到了路边一个卖茶汤的摊位,要了一碗茶坐下慢慢喝起来。
茶摊旁是一些传统手艺师傅的摊位,展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刀工雕刻面点工艺、糖人画等,手下的作品都是栩栩如生,引来不少人围着摊位观看。
吴秋霜吃完茶后,两人看到前面有个摊位正在表演杂技,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人群发出阵阵高声叫好。
吴秋霜不想凑热闹,正想拉着姜苗绕道走,去其他人少的摊位转转,却已经被姜苗一把拽住向前挤过去了,姜苗紧紧拉着她的手在人群里左穿又穿,好不容易两个人才站到了最里面。
只见男子将一整瓶发黄的煤油一口气喝进口中含住,左右两只手分别拿着两根点燃了火苗的棍子,将火棍在空中飞舞,突然口中向火苗喷出煤油,空中瞬间熊熊燃起夺目的大火团。
男子把口中剩下的煤油接连不断地喷出,火团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接连燃起,几分钟内居然喷火了十三次,两个女孩看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周围的人们鼓掌、叫好声一次也是高过一次,最后这个高手居然将两个火苗在口中熄灭,吴秋霜和姜苗看的又紧张又激动,到火焰熄灭时两个人为了这精彩绝伦的表演欢呼起来。
这时,突然有一个黑影从两人身前快速闪过三步跃出了人群,吴秋霜感觉腰间一轻,赶紧伸手去摸时却什么都没有,心里一紧:“钱袋子被偷了”,她着急的叫起来:“抓小偷啊,那个人偷走了我的钱袋子!”
一个高大的身影施展轻功一下子从人们头顶上跃出去,高声大喊道:“姑娘别急,我去追!”观看表演的人群此时已渐渐散去了,两个人顺着此人追去的方向向前跑,很快就看见男子背对着他们在前方路中间站着,用剑指着地上的小偷。
吴秋霜和姜苗两人跑上前后,只听着男子用低沉地嗓音威胁道:“把这姑娘的钱袋子还给她,不然我的剑可是没长眼睛的!”小偷装模作样地说:“什么钱袋子,我没见过啊。”男子在小偷身边蹲下身来,用剑抵着小偷的脖子,说道:“你再不交出来的话,我的手一抖,你的脖子就要见血了。”剑刃在月色下寒光闪闪,显然是一把锋利的宝剑,小偷冷汗都要出来了,只得交出了钱袋子。
男子放走了小偷,把钱袋还给了吴秋霜,吴秋霜感谢道:“多谢好汉出手相助,我才能夺回失物,请问好汉高姓大名?”男子听后露出一抹毫不在意的笑容:“江湖中人侠义为重,理所应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区区小事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男子的声音低沉好听,他边说着话,吴秋霜边看着他,只见他慵懒的眼神之中,好像闪着一丝坚毅的光,鼻子笔直挺拔,鼻下的双唇有些薄,下颌线清晰锋利,脸上的神情从容又淡然。吴秋霜听完后,对男子轻轻一福再次表示感谢,男子就与姜苗擦肩而过走进了人群中。
吴秋霜摩挲着钱袋的花纹高兴地对姜苗说:“幸好遇上了这位好汉,我想在集市上买些东西,可带了不少钱呢……”说着抬头向姜苗瞧去,却见她仍然是呆呆的望着汉子离去的方向出神,双颊潮红眉目含情……
吴秋霜毕竟是经历过感情之事,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叫她:“姜苗,姜苗!”姜苗这才回过神来,突然两只脚在地上跺起来,然后又一只手抓住吴秋霜的手臂,一只手懊恼地摸着额头说:“糟了,他一句‘不留姓名’就走了,我也忘记追上去再问问,就这么走了…”眼神中是掩藏不住的失落,吴秋霜拉着她说:“走吧,我们先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