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60年代时起,人们对性、性别、灵性这类话题已不再讳莫如深。由于有了助产士和救济院,甚至连出生和死亡都走出了家门,只有老去是当今社会仅剩的禁忌。
在时间的长河中,从初生的婴儿,到耄耋的老人,在灵魂上都是平等的。因为你我的今生就是一场轮回,一样的花开花谢。
不管你是否年轻或已年老,我们都有一个谁也逃避不了的、永恒的问题,就是面对老去、死亡的时候,你要如何做到释然、满足地安于老去,从容的面对死亡?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或者需要一位长者的指导,那么你就要翻开这本 美 拉姆·达斯 著 STILL HERE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作为曾经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心灵导师,从事临终关怀工作30余年,一直自诩知道老去和死亡的含义,但是直到他中风之后,中风给他上了深奥的一堂课,他领会到了这种残酷的恩典,才真正感受了“老”的含义。
拉姆·达斯原名理查德·阿尔伯特,于1963年遭哈佛大学解雇。其后,他旅居印度,易名拉姆·达斯,意为“上帝的仆人”。
在《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生动的讲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是“张伯做的外套”,他告诉我们,“老年人”这一身份就像张伯做的外套,禁锢了一个健康正常的人。
现在的文化让我们将老年人描写成愚蠢、顽固、报复心重,甚至是“可爱”,你会发现这个崇尚快节奏、追求效率的文化对老年人不加掩饰的反感。
智慧是人生中难得几样不会随岁月流逝而减少的东西。当人生的一切都在衰退时,唯有智慧会随岁月而增长。在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中,长者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以信息为重的社会里,老年人就像过了时的电脑,无人问津。
我们如何为当今文化注入珍贵的长者智慧。
我们又该怎样摆脱强加在老年人身上的不合身又不合时宜的包袱,让他们能够贡献自己的余热呢?
血液循环停止,心肌失调,心室节律紊乱,肌肉组织供氧不足,器官衰竭,关键部位受损。人们因此感到胸闷、出冷汗、喘不过气来,常常伴有呕吐和剧痛。
这就是临终一刻给身心带来的痛苦。
在这种状况下,要想清醒、有尊严的死去,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大约十年前,麦克阿瑟基金会将“守护神奖”颁给了迈克·勒那,这位杰出人士的工作是帮助癌症患者。谈到如果自己身患癌症时的态度,他的一番话让人感触很深:
“如果得了癌症,我会反省生命的意义,哪些该放弃、哪些要保留。
“我会挑选一位好的肿瘤专家。我有亲朋好友,不需要他同情我,但我希望医生能仁慈一点。他必须对此类疾病了如指掌,能耐心回答我的问题,了解我参与医疗方案的愿望,支持我采取辅助疗法,临终时能为我治疗,在感情上陪伴我。
“我会采用一切有机会康复的传统疗法,但我不会选用还在试验中或副作用大而疗效差、危及生命的药物。
“我会采用辅助疗法。加入一家好的慈善团体,找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这些年来,我一直吃素,但我会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营养。我会冥想、练瑜伽,在森林、海边散步,去爬山,多花一些时间亲近大自然。
“我肯定会去看中医,吃草药、做针灸。
“我会不惜一切努力好起来、活下去,但我也会注重自己心灵的成长,用平静的态度来面对死神。
“我会和珍爱的人相伴,多花一些时间看书、写作、听音乐、侍奉上帝。我要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不让身后留有遗憾。我不会在以往的工作上浪费时间,我会以适当的方式卸任。
“我要按自己的方式活,接受这种无法逃避的痛楚和悲伤,但我会努力寻找其中的美、智慧和快乐。”
不管你承认与否,对身体老去的恐惧,不过是想掩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罢了。
在你自己终有一天要面对老去,或者你的至亲至爱现在就已经在面临老去,如何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至亲至爱,比如认识到自己只是暂时寄居在身体里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只是单纯的活着,只是个没有身份和角色的灵魂,顺其自然地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美 拉姆·达斯 在这本《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告诉我们:
从灵魂的角度来看,“自我”犹如朝生夕死的蜉蝣。但拥有了灵魂的观点,你会改变与时间的关系,从灵魂的角度来看待时间。
“自我”在尘世的时间里活动,灵魂则在灵魂的时间里徜徉。灵魂用永世来自考问题。若能具备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你会有一种历经磨难色不改的宁静感。挣脱“自我”的束缚,了解现在每一刻的恒久,你就会不再恐惧,而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来迎接改变,坦然接受未知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