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是我区教育系统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全区课改工作推进会后,各中小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探索、实验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改模式。在区内课改“内循环”活动中,全区各初中和小学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课改特色和成果,各学校推荐的公开展示课突出了学校的课改教学模式,体现了课改理念。本工作室主持人作为学校课改工作的包抓教研员,对学校前期课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推出“课改进行时”专栏。
10.做好集体备课
在积极总结我区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区教育局从2020年开始积极推进全区集体备课工作,研究出台了《杨陵区集体备课实施方案》。事实证明,做好课改工作必须重视集体备课。一是集体备课有利于加强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课改模式的生成,利于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助力年轻老师成长。二是集体备课有利于科目老师共同研制导学案,为凝结集体智慧搭建平台。
结合教研室检查情况和日常教科研活动情况来看,我区集体备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思想认识还不明确。从听课和教案检查情况来看,一些教师思想意识淡薄,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参与集体备课研讨流于形式,对主备人提出的研讨问题不积极参与,很少主动提出意见建议。对形成的共案也只是用来应付检查,二次备课也落实不到位,存在集体备课教案应用与实际课堂教学“两张皮”现象。
二是有的备课组存在形式化倾向。个别学校虽然集体备课工作有安排,但日常检查督促不细不实,包组领导和骨干教师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集体研讨环节还存在只“备”不“研”的情况。有些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和课件来自网络、教辅资料,没有结合校情、生情改革创新,存在“拿来主义”“生搬硬套”等形式化倾向。
三是个别存在重“集体”轻“个人”现象。各初中备课组普遍存在教师在集体研讨环节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进行个人研究准备,导致集体研讨环节主备人唱“独角戏”,其他教师无“备”而来,被动参与研讨,不能贡献个人智慧,达不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这种“重集体”而“轻个人”的集体备课,既不利于教师展示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探究、钻研的成果,也未能真正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四是备后反思改进环节不实。反思改进是集体备课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要求集体备课教案使用后,主备人及时收集大家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研究,各执教人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作为下一轮教学参考和改进使用。通过听课和检查教案发现,部分教师教学反思肤浅,甚至还有提前打印教学反思的情况。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学反思,没有把集体备课教案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没有把课堂上的信息反馈、生成问题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而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了事,不利于后续改进和继续使用。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传帮带”和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推动课改和集体备课工作时需要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细化方案和计划,规范集体备课基本流程,改进教学反思环节,确保集体备课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要形成本校集体备课“电子资源库”,以便下一轮教学参考和改进使用。要鼓励备课组和广大教师不断创新形式,不搞“一刀切”,鼓励教师在基本流程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创新,形成校园和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