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价格管制~~果断与沉稳的拿捏。
价格管制有弊病,那么解除价格管制到底容易还是困难呢?讲两个故事,一是德国二是中国。
一,德国的故事~~解除价格管制,让商品一夜之间重回橱窗。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6年实施管制。二战结束后,盟军继承了它的价格管制政策。希特勒希望是便宜地买到他需要的商品,盟军是因为当时的物质非常匮乏。人们普遍认为,在物资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如果让价格飞涨,人们会受不了,当时物资匮乏,凭票领取生活的必需品,规定残疾人可以领到多一点,而断一条腿的人不被认定是残疾人。物质匮乏,恶性通胀,价格管制,是德国当时的基本情况。德国马克已经不值钱,人们只能展开物物交换,走几十里地换一点点的粮食。
这时德国的财长艾哈德掌管着全国的财务,是大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粉丝,他相信价格的作用,所以着手进行改革。其改革总结为两点,一是抓紧货币发行新马克代替旧的德国马克,不滥发新马克,这使得马克能够坚挺,能够为人们接受。二是放开价格,有一天他偷偷的跑到电台里面,宣布全国范围内当场解除所有的物价管制。第二天,接管德国的盟军司令克雷就跑来找艾哈德算账。
克雷说:“我听说你放松了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艾哈德回答:“我没有放松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我是完全废除了这个国家的物价管制。”克雷说:“我所有的经济助手都告诉我,你的做法是错的!”艾哈德回答:“我所有的经济助手也告诉我,这是错的。但我就是这么做了,怎么地?”
结果德国一夜之间,解除了价格管制之后,十多年没有出现在橱窗里面的商品出现了。人们停止了囤积,人们开始交易了。当然也开始生产了,开始供货了。德国的市场经济就这样滚动起来了。
这故事被拍成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当然,很多人相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因为它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援助计划,同样规模的援助计划也发生在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并没有发生德国那样的奇迹。所以,德国重新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方法,是它既维持了一个稳定的货币,又放开了市场的结果。
二、经济改革,果断而沉稳的拿捏不容易。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争夺商品不仅需要价格,还得凭票,有粮票布票自行车票……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取消所有的票证,只用一种票就是钞票。1988年第一次价格闯关,政府决定放开价格,消息一传出去,有抢被单的抢暖水瓶的抢火柴的,有人买了500盒火柴放在家里,结果发生了火灾……最终闯关失败,整个放开价格的行动停止,多年后才再次放开。
周其仁老师说:全盘私有化听上去很过瘾,但是这种主张看轻了制度变迁要付出的代价,只要过时的观念和既得利益缠住相当多的人群,任何激进和彻底的改革,在实际上都寸步难行。
周其仁比较了德国和中国放开价格管制,说德国一夜之间采取价格管制,盟军在,德国就乱不起来。而中国的改革是自己跟自己改革,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就会遇到危险。
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不愿意改革的人,总拿社会稳定来作为借口。不管怎么样,要在勇气和耐心之间,大胆和沉着之间进行合理的拿捏是不容易的事情。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