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一些家庭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正常的作业之外,布置额外的作业。
大家想想,这样做的家长,后来遇到了什么问题?
无一例外都遇到了一个问题:磨蹭。其实更糟糕的后果,还在后面,那就是可能会厌学。有的家长会说,不至于吧,怎么可能厌学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看看他磨蹭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的磨蹭,本质上是不喜欢家长额外布置作业了,磨磨蹭蹭到时间比较晚的时候,他的目的就到了。做作业期间,时刻要算计着时间,不能全心全意来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当然比较低。
先来说说解决的效果,和家长沟通后,家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停止了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孩子做作业时间一下子就缩短了。
有的家长可能要问,题海战术是当年我成绩提升的法宝,只有多做题,才能积累经验,学校里的作业是面向所有人的,我在给安排一些精心准备的题目练习,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好像有点道理,我们来想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的题海战术开始于什么时候?大概率是初二、初三以后,更多的是高中吧。而现在我们可以给孩子精心准备额外作业的情况,多数发生在小学。从这个角度来讲,题海战术可能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第二个问题,孩子成绩高低还多做题的关系有多大?有,但是关系不大。给大家上一张图。
如果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的话,题海战术充其量只是第二阶段的一部分。知识接受三阶段分别为接收前期、内化中期和优化后期。接收前期是知识感知阶段,通常为教师输入或自主搜索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完成后,结果为基本知道了。重点是听课质量。内化中期指的是知识消化阶段,通常的做法是练习(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考试等)、体验等,这个阶段的结果是基本掌握了,重点是作业。优化后期是知识精确阶段,通常的做法是查漏补缺,这个阶段的结果是完全掌握了,重点是改错。
而影响学习效能关键的两个阶段就是内化中期和优化后期,通常来讲就是作业情况和查漏补缺改错阶段。那么题海战术仅仅起到了练习的作用,如果改错,查漏补缺跟不上,做多少题也没用,而且增加了孩子的反感。
根据上面的介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错题本用好,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的改错,真正的掌握,只需要针对知识点做一些少量的练习即可,没必要题海战术。同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定期对曾经的错题进行回顾,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套方法屡试不爽,已经成功的帮助了很多孩子成绩提升了。
第三个问题,题海战术为什么可以对某些孩子有效呢?我们凡事都问一下这件事情的本质,那么题海战术的本质,就是做的题多了,经验多了,让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内化,同时让自己见多识广,以后遇到类似的题,马上就可以想到怎么做。但是如果仅仅是记题型这样的奔办法学习,一旦遇到了新的情况就搞不定了。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孩子的抽象能力、总结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通过题海战术不断的提升的。那么我们想一下,抽象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否真的是通过大量做题做到的?答案是不一定,做少量的题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谓的抽象、总结分析、想象等都是找规律的方法,而学生一旦有了自己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就比那些只是做题而不去总结的学生,上升了一个维度,高维打低维是很轻松的。既然做少量的题或者说老师布置那么多量也是可以实现的,那么纯粹题海战术就显得必要性不大了。
第四个问题,家长是否想过,题海战术这件事情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是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遭到了孩子的反对?一是家长不会和孩子沟通,一开始就遭到了孩子内心的抵触,因为小学年龄小,直接反抗还是不敢的,二是,即使是沟通的很好,但是孩子一旦开始大量做题,感觉到性价比不高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
综合来讲,我们针对孩子没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协助孩子做一些题是不反对的,难点就在于和孩子怎么沟通,怎么配合实施。其实,从教育的趋势来讲,学校何老师也在关注这方面问题,比如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针对性作业和指导。家长如果没有教育工作经验,不建议乱干预孩子的学习。更应该关注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所以说,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题海战术是不需要的,即使用,也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