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录【26】
【原文】
志道①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②,先儒非之③,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④,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⑤。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注释]
①志道(1536~1608):管志道,字登之,号东溟,明太仓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曾历任南京兵部主事,有直言敢谏名。他是王阳明门人耿定的弟子,从者甚众,主张“三教并行”,认为儒、释、道三家不应该互相规范、指责,伸己以屈人,而应以儒治儒,以释治释,以老治老,使其互相条贯,互不妨碍。
②养心莫善于诚:意为养心最好的办法是诚意。语出《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③先儒非之: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孟子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则心自诚。荀子言‘养心莫善于诚’,既诚矣,又何养?此已不识诚,又不知所以养。”程子认为诚是一种境界,是修心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王阳明认为诚也可以是一种功夫。
④以诚敬存之: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⑤孟子有取于阳虎:指孟子在谈话中引用阳虎的话。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春秋晚期鲁国人,正卿季氏的家臣,曾挟持季氏专政鲁国,后因失败而流亡。
[译文]
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是思诚’,二程认为不对,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对于‘诚’字,有人是从存养天理的功夫上来理解的。诚是心的本体,求得恢复心体的功夫,就是思诚的功夫。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此意。《大学》中说‘要端正人的心体,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荀子的话固然有语病,但不要吹毛求疵。一般看别人的学说,如果你先对他有了成见,肯定就会挑出过分的地方。‘为富不仁’这句话,就是孟子引用阳虎的话,由此可见圣贤阔大公正的心。”
[解读]
管志道提问的荀子的原话是:“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君子养心,最大的关键在于诚意,做到至诚,就没有其他事了。
先看一下正方选手程颐先生认为荀子所言不对的论据,只要“诚”了,心自然就能养,“养心”的功夫就只是“诚”而已,从荀子话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仿佛是养心有好多种法门,只有“诚”这个法门是最好的一样。所以程颐说荀子脑子不清楚,既不知道“诚”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养”的真正含义。
再来看一下反方选手阳明先生的陈述词,荀子的话也不能完全一棒子打死,“诚”字有从做功夫方面看待的角度,实现心“诚”的过程所用的功夫,称之为“思诚”。你的兄长程颢先生也说过‘以诚敬存之’的话,就是从做功夫的角度说的,(如果你说这里荀子说的不对,那你的兄长说的也不对了?)《大学》中说的‘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其中所说的‘诚’也是从做功夫方面说的。
程颐先生之所以认为荀子说的不对,明显是他并没有钻入到荀子心里,那是因为他对“诚”字的理解是从本体论上看的,这明显是一种根本没有考虑荀子先生所表达确切含义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看似深刻,实则流于简单粗暴,自以为是。
而阳明先生理解的荀子的话,认为这里说的“诚”是从方法论(功夫)的角度谈的,人要主动培养自己内心诚敬的状态,是实现内心“诚”的途径。应该说,阳明先生的观点更切合实际,因为他明显是用切己体察的心态来看待荀子的话的,这样就避免了程颐的先入为主的毛病。
王阳明在回答管志道的这段话有几个概念。
先说“为富不仁”。
出自孟子:“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所以贤明的君王,一定恭敬节俭,礼待下人,取之于民,总有节制。就像阳虎说的,国君要想自己富,就没法施行仁政。要想行仁政,就不要想着自己发财。
所以为富不仁,不是讲商人发财,是讲国君的税赋。
再说“ 圣贤大公之心”。
这也是孟子的观念,善为天下公,善言善行,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天下之大公,大家的。君子之德,最高境界是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里讲德行的三个境界: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与人为善。与人为善,不是对人好,不是善良,是别人有好的观点,我拿过来就用。舍己从人,随时可以放弃自己的观点,跟着别人走。大舜,从耕种做农民,到做陶工,做渔民,做帝王,都是跟别人学习,把大家好的观点方法都学过来,这就是与人为善,君子最大的有点,就是能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所以,哪怕是阳虎的话,孟子觉得可取的,他也取。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
儒学不是学问,是行动,不是要在学问上搞出“自己的东西”,而是要在行动上回复自己心之本体。你只有自己体会,然后去做,知行合一,才能理解。历史上做儒家学问,又看见他把那学问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取得事功的,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王阳明,一个是曾国藩。学儒学,一定要学这两个人,看看你能不能把学问用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