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在高年级任教,每每接到新班,总是会遇到一些行为偏差生。这些孩子有的喜欢说不文明语言,每天张口闭口说着不符合校纪校规的话语;有的在上课时间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捣腾着自己喜欢的物品不能自拔;有的孩子特别冷漠,动不动就喜欢用拳头说话……这些行为的存在,不但让他们变成行为偏差生,久而久之,也就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这样,他们所在的班集体的班风班貌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学生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们会面,和他们一起玩,彼此交换新闻乃至新玩具等。学生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他兴奋的,使他忧伤的,使他快乐的以及他希望得到的东西。”因此,要想对那些形成诸多问题行为的学生做出相应有效的回应和引导,作为教师,我认为只有从心理上、情感上来感化和带动学生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和其他表现的相关因素。如果学生有接受新班主任教育的态度,那他的动力系统作用就大,操作系统的效率就高,改变的效果就好。反之,学习和改变效果就差。由此可见,对这些行为偏差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一书中曾提到: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自发地对教师模仿、认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建立行为的制约,即所谓潜移默化。正所谓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作为班主任,又兼任语文学科教学,平时在校园里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认同我,我经常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行为偏差生接近,多关心他们。比如遇上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可以不用大声呵斥,悄悄地走到他的座位旁,帮他打开书本或拿出笔,用无声的语言来告诉他,现在的任务主要是看书或者抄写课堂笔记了;面对上课爱讲话的孩子,尽可能用关心和提醒的语言示意他,接下来需要他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让他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课后再花时间了解其家庭情况,个人爱好,思想动态,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用具体的职位或任务来约束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摆脱不良习惯和行为……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在用自己的信念、情感、态度来传递对学生的这份特殊之爱。想让他们知道老师在重视他们,在关心他们,在暗暗帮助他们,使他们在与我接触中渐渐认可眼前的新班主任。
与此同时,每次与有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共同分析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时,我也尽量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用幽默、委婉和含蓄的语言去与学生交流而不是进行人生攻击或言语侮辱。学生在老师各种形式的关心、帮助和呵护下,也能主动地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纠正偏离本集体目标的行为。只有当学生把老师的言行看作是一种榜样,对自己不良行为提供帮助时,情感教育就产生了。
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后,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以老师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学会了较好的情绪管理。遇到不顺或令自己难以接受的人与事时,不会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遇到个人喜欢又不符合校园行为准则的事时,会逐渐建立行为的制约。
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的心目中,被自己情感上认可与接受的班主任应该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自己效仿的榜样,也是在这校园里培养良好情感态度不能代替的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