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追求个人成长需要有强大的行动力,这个动力来源于哪?我的第一反应是来源于追求快乐和逃离痛苦的动力,但这还远远不够,是否存在底层逻辑,最近看完了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来尝试解答一下个人成长的底层逻辑。
个人成长最应该先改变什么?
可以用黄金三问引出答案,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应用到个人成长上,就是你认为的个人成长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追求个人成长?你要怎样实现个人成长?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认为的个人成长就是思维认知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是通过获利内在的力量来改变外在行为,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具体来说,我的个人成长就是学习、运动和写作、这三件事就是我所说的修练“吐纳功”签合合内外兼修的思想。
“吐纳功”之前有介绍【晨间日记】第26篇:2023年目标修炼“吐纳功”
为什么要追求个人成长,我认为是人的本能欲望,就是为了高质量生存和繁衍,也可以说是为了改变命运,所有其它想赚钱,想习买房买车,成为更好的自己,最终都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存和繁衍或者说是为了改变命运。
那要怎样追求个人成长,我认为可以从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因果链开始思考,所以想改变命运,不是去改生死簿,而是先改变性格,不能改变性格,就先改变习惯,不能改变习惯就先改变行为,不能改变行为就先改变思想。
思想就是因了吗?接近了,思想再往前追溯因,那就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态度是因,改变就是从态度开始的,它才是改变命运的因,个人成长最应该先从改变态度开始。
怎样才算好的成长态度?
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我认为这是好的态度,那要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用刘润老师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这个概念史蒂芬.柯维和秋叶老师也说过,大同小异,只是他们是把态度说成意愿。
我觉得还可以说成是目标,技能也可以说成训练,都是一个逻辑,我觉得看你用在什么事情上,比如用在成长上,那终身修练的就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用来单个事件执行上,可以说目标、知识和技能,用在改变行为上可以说是:意愿、知识和训练。
我用改变行为来举一例,比如想改变拖延的习惯,这是有了意愿,但是如果只是有愿意,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因为没有知识,那我说出相关方法,第一:写下“立即行动”贴在你最显眼的位置,或者写下“今日事,今日毕”,“当做必做,坚持完成”,这是运用视角化引导的方法。
第二:用手环再建立一个事件的定时提醒,第三:开启一个小计划打卡,比如:练字5分钟、看书5分钟、写日志2分钟等,把这个计划用个表格挂出来,每天完成了就打个勾,分别在7、21、30天处设置奖励。
以上我说的是《掌控习惯》一书中的方法,这些知识是神经科学关于改变大脑意识的内容,当知道这些方法后,就可以改变拖延习惯了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还缺少第三要素“训练”。
只有去行动,改变才会开始发生,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学了很多知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人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训练,训练需要不断重复,大量重复,在刻意练习一书中说要变成高手,要练习一万小时。
刘润老师说:态度点50%,知识占20%,技能占30%,这里的技能就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光学只是纸上谈兵,就像是学游泳,读再多游泳的书,教练教再多的方法,如果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学的知识也只是负知识。
所以必须得躬身入局,有了学游泳的意愿,然后学习方法,再然后下水重复练习,这样三要素具备,会学游泳就是迟早的事情,学其它技能也是一样。
所以学到一个知识后,还有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态度,然后拼命训练,这三者缺一不可,也会相互促进,当运用上这三个要素后,你才能算是知行合一,才能算是一个好的成长态度。
当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时,就应该思考,我的态度够好吗?目标明确吗?意愿度高吗?我有相关知识吗?我有知道方法吗?我有去行动吗?我有去训练吗?
如果一个人没有动力,一定在这三要素中有所缺乏,只有找出那个“因”,才能开始向那个正确的“果”迈进!
三要素举例
我举一个学车的例子,目标就是方便自己出行拿到驾照,知识就是答对考驾宝典几个科目1000多道考试题目,技能就是练会科二和科三,三者具备这件事就可以做好,完成拿到驾照,难点是在科二的技术和科三的细节练习。
最后提个问题,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