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篇
简书作者:子谦
在我们街上,有一家五杰煎肉,在这里经营了20多年了,生意非常火爆,几乎每天都有站在外面等桌的人。临街,地方不大,两小间不到十张桌子,很受年轻人的热捧。有一次外甥请我和妹妹去了一次,价格并不低,但味道也还真的不错。
那天我晨练路过,看见门上贴着【放假休息,八月营业】。听说,这家店每年都有暑假,老板员工全体休息。我内心非常佩服老板的格局,这样的老板真的不多。能在每年暑期选择放假,这意味着,懂得经营,更懂得人生。
无独有偶,也是这条街上,有一家卖女装的,也是个小店,不太大,20几平米左右,在这里也开了20多年了。店是几个美女开的,衣品还是蛮有档次的,生意也是蛮兴隆的。但是每年这家店也是会有假期,这不又在橱窗上打出了:衣服全部售空,秋季再约的通知。这通知上,最感人的话语是:愿你生活美满,诸事顺意。看似很简单而平常的祝福,又是那么的温馨而美好。
这家小店,不同于别家。疫情期间,其他小店的老板偷偷撕下封条,偷偷的开着,工商的来了,再赶紧的把小心翼翼撕下的封条贴上,还得不断的望风,和工商人员捉迷藏。但秀秀家却老老实实的一直关门休息,疫情过后才开,生意依然如旧。
20几年了,都有了固定的顾客群。
这买卖做的那可真是有道的!
再说说这家露馅包子铺,生意别提多火了,从营业到如今,卖包子的人天天排队。这家店是夫妻店,一对外地的小夫妻,年近三十大几的样子。妻子和两个员工包,精明麻利的男老板在前面卖。店很小,十几平米左右,卫生很干净,而且包包子的案板就在眼下,顾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放心。包子有素有肉,还有豆包和花卷,蛋汤豆浆等。
每周日,这家店就停业休息一天,新的一周又开始开门经营。
这几位老板的经营之道,我真的很佩服,内心也很感慨。
街上毗邻的店不少,都是在居民楼的底商,劳逸结合的只有这三家,而且是生意最火的三家。
记得几年前,看了一篇文章,是写台湾景象的,至今记得所描写的情景。也是一位做生意开店的女老板写的,在那里,每到周五,商户们都早早打烊,周六日,每个店都停业休息,整条街都安安静静。
在休息的日子里,大家放下忙碌,放下工作,回归生活,享受生活。也可睡到自然醒,或亲自下厨做点可口的美味,或拿一本书,泡一壶茶,或约朋友们一起郊游吃饭。。。
当整条街都是这样的经营方式,人们就真正的回归到了生活,该工作时认真工作,该休息时,尽情享受人生。
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日,我们的小楼上,就传来此起彼伏的剁饺子馅的声音,还时不时的传来欢快的歌声,我的大哥每到周日星期天,都会带着我收拾家,搞卫生。他大我十岁,他用据木屑擦地,我也帮忙,我俩也是边干活边唱歌。邻居也有打煤糕的,公用的绳子上,晾满了衣服和晾晒的被褥。再有点闲暇时光,大人们还会带着孩子们去郊外玩,挖野菜,捉蜻蜓。有时家长们的单位会发电影票,一家一家的结伴而行,去看电影。老爸和邻居的叔叔们打扑克下象棋,邻居的婶婶大娘们一起剪鞋样,描花样。春天的时候,会卖花盆,卖小鸡。。。
那时候,生活并不富有,物质也很匮乏,买东西都要号。我们都穿妈妈做的布鞋,布衣,邻居家婶婶打孩子,或者谁家夫妻吵架了,邻居们会去拉架劝架的,整个一楼像一家人,邻居谁家包饺子,几家的小孩子都有份的。那段时光,很令人怀念,因为真的很幸福。
如今,几十年的光景,时过境迁了。整体社会都是快节奏,人们都在忙忙忙,邻居谁都不认识谁,几乎根本不来往。人们都在忙忙忙的忙乎着,忙着赚钱,忙着挣钱,忙着抓钱。年轻人忙的顾上谈恋爱,顾不上结婚,结婚了又顾不上不要孩子。。。
人不是赚钱的机器,但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压力大,忙着买房买车。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恨不得24小时工作赚钱不休息。
有一次我们踏般舟,我半夜两点骑着电动车往回走,一会儿一个送外卖的从我身边飞驰而过,一段不长的路,遇到了好几个夜里忙着送外卖的。还有在夜里等人的一辆辆出租车。。。
多年前,学习传统文化,看到一位大德老师的感慨:人类这样快节奏的发展,是要跑到地球以外去生活吗?其实,真的挺心疼这些人们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规律,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种奢侈的向往。
政府许多年以前就法定了,每周双休的假期,可真正享受双休的人是哪些人呢?还有多少人在生活线上,不分昼夜,不分年节的劳作着。。。
。。。
写到此,心情有些复杂而沉重。
我佩服经营有道的老板们,他们懂得静动阴阳之宇宙大道,买卖做得好,一定是有内在的原因和格局的,为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从内心深处也有一丝期盼,期盼更多人,都能够劳逸结合。有能力工作,更有能力休息。让人生更贴近自然而然的步伐,也可拼搏努力,也可惬意轻松。不要都到了忙茫盲的怪圈里,能够清醒而充满希望的活着,并且有劳有逸的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