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班主任的研讨中,我们启动了一年级的鼓励文化圈的搭建。这是校方对于深入推进心理工作,扩展心理服务面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鼓励是我们让别人拥有勇气,朝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方向奋进。当人们感觉好的时候做得更好。一个行为不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改变的最有力动力就是鼓励。当我们竭尽全力去鼓励别人和自己时,事实上我们在帮助发展一种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
我们希望帮助学生确信自我价值,而不借助于外界的赞许;希望提升学和的自信、独立和自尊;希望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希望帮助学生理解——有人在乎他们,他们是重要的,从而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因此,学生还能学到不少社会技能,包括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包括学生更容易 看到挑战的积极一面,并在自己的优势上更加自信。
帮助孩子感到深受鼓舞的鼓励是这样的:
跟表扬不同,因为它是不评判的(它不包括类似好、最好、太好了这样的词汇)。
描述性的,而且具体到个人。“我发现 (客观事实)”,“非常感谢,是因为 (客观事实) ”,“我相信 (客观事实) ”。
非比较性的,不将一个学生跟另外一个进行比较,可以跟学生自己比。
激发内部动机,而不是为了博得外在的赞许。
可以是非语言性的(花时间在一起、仔细聆听、用眼神表明成人非常高兴看到学生),也可以是语言性的(我注意到,我感谢,我相信)。
可以单独给予,别人是否听到没有关系。(以一个学生为榜样教其他学生,并不会突出这个学生)。
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发展“我能”“我可以贡献”以及“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可以应对”的意识。
教学生成功地面对生活与处理日常关系所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控来增强自尊感。
班主任们一起讨论了如何来设计和布置班的魔法树:
更发挥每个人的暴风小宇宙,一起想如何更新魔法树上的鼓励,保持常变常新。
谁可以来鼓励,提供力量的源泉呢?我们也思考了。
今天肖老师去一楼观察了一节课,做了如下的一些记录,提供一些鼓励的示范:
2101班:
2/5(代表2组5号,下同):我注意到,你从纸的最左边到最右边用红橙黄绿青蓝六种颜色画出了属于你的彩虹,还在彩虹的左下方加了一条画着横格的桥。
6/5:我注意到,你的彩虹桥上还画了7个小人,他们有的头发是竖着的,有的咧开嘴在笑,有的看起来在跳,每一个小人的长相和动作都不一样,关于想画的作品,你有自己的思考。
2102班:
3/6:你在本子上画了一颗有6片叶子的植物,而且还用笔一笔一画画出了每片叶子的叶脉。
5/6:老师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时,叫了2个同学都没叫到你,你一直举着手、挺直背、眼睛看着老师、安静地等待着,老师认为,这就叫“尊重课堂”。
2103班(换座位的时间):
1/2:老师说了要调换的座位后,你拿着自己的一个袋子,背好了书包,在30秒之内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坐好了,对于老师提出的指令,你第一时间就听清楚并执行了。
2104班:
1/7:电脑里的倒计时刚结束,眼保健操的音乐就响起了,你马上把书本合上,放在左上角,开始做操,老师认为这就叫“自律”。
2105班:
3/6:做眼保健操第一节时,我听到你大声跟着广播念出了“揉捏耳垂脚趾抓地”,同时,双手放到了两边耳垂上捏了捏,你自己就知道,这些口号不仅仅是要会念还需要跟着做。
2106班:
1/5:当老师在讲台上问:“下面的三个黑体字是什么?”的时候,你大声说出了“整体认读音节”,这么专业的名词你都记住了,这一定是你上课认真倾听的结果。
2107班:
6/5:第三节课是练习写字吧?我看到你写字的时候,左手在右手的斜上方压着纸,后背挺得直直的,眼睛离课桌至少20厘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