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们一起出发吧
——致泽同学的一封信
文‖张爱敏
亲爱的泽:
你好啊!老师今日返程,这一周有没有想起老师呢?是期待老师早早地返程呢,还是祈祷老师不在的日子继续呢?哈哈,想想你的表情就忍俊不禁。
此时此刻,是早上七点,我正坐在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一餐厅吃早餐。环顾四周,吃早餐的人数并不多,但年龄不一,性别不一,肤色不一。一男生映入眼帘,看上去二十岁左右吧,想起这一周与他碰面好几次,时间都是在七点30分之前。早餐时间是七点到八点二十分,上课时间是八点半。我想整点吃早餐的人要么是我这样年龄大的人觉少,睡不着,还有就是勤奋的人。每次他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吃早餐,也没有像其他年轻人手里攥着手机,但感觉他在思考。忽然想起一句话:能控制住早晨,就能控制好人生。自律者更自由。
周末,你是怎么安排时间呢?你爸妈不在身边,时间归自己支配,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确实是一种考验。但老师相信,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给你讲讲讲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的故事吧!苏轼幼时被乡亲邻居们夸赞为神童,就有点志得意满,随手写了一副对联“遍识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还将它张贴在书房门口,被一位来家里作客的老人看到。老人从袖筒中抽出一本书向他讨教。小苏轼打开一看,傻眼了,这是一本先秦古书,别说读了,连里面的字,都有好多是不认识的。
苏轼羞愧难当,明白了学海无涯的道理,就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了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自此,苏轼日日以此联自勉,不仅博览群书,还自创“八面受敌”读书法,就是把一本书分成了地理、人文、政策、史实等多个方面,每次只了解其中一个部分。集中精力,分清问题,逐个击破。就这样,每一本好书,苏轼都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索,以求把一本书真正读透。同时,他还会花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的精力去抄书背书。所以,才能够有后来的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的苏轼。
可以说,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正是这些书给了他生命的养料,智慧的灵魂,成就了他格局和胸怀。虽然他后来飘零半生,贬谪大半个中国,但一颗安定的心藏着“风风雨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格局。
亲爱的泽,故事讲完了,老师对你的期待就藏在字里行间。这封信历经了近千公里,终于在晚上10点画上了句号,但愿能变成感叹号哟!
又是一年三月三,明媚的春天款款而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期待:我们能彼此读懂,彼此赋能,彼此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