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参加了本学期第三期“西湖讲堂”沙龙活动,主题为“学习新课程标,准聚焦三学课堂”。印象最深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是青年物理老师姜思杰所做的题为《三学模式下跨学科教学》的交流发言。
一、话题选择,集中而纯一
围绕沙龙主题,紧扣“新课程标准”和“三学课堂”的关键词,姜老师选择了“跨学科”学习这一热点难点问题切入。他没有从理论上阐释新课标或者是解释三学课堂,而是集中在“跨学科”这一问题上挖一口深井,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以地理和物理“跨学科”的“日食”教学为例,具体详细阐释三学模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使整个话题非常集中,没有一点旁逸斜出。
二、概念阐释,理论联实际
姜老师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跨学科”进行了解释,实际上是对“利用学科知识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问题解决”这一实质的明确。 接着列举了语文与物理、历史与物理、地理与物理等“跨学科”的具体考查试题,用新颖的“跨学科”考题的实际来阐释说明“跨学科”的含义,揭示“跨学科”在考查评价中的呈现方式,指出其是最能体现新课标特征要求的教学方向和“学科综合与实践”的评价趋势。
三、结合三学,案例有创新
姜老师交流中最为可贵的,是他联系了我校的三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地理和物理学科相结合的“月食”教学为例,阐释“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的三学课堂设计及思考过程。整个案例设计紧扣三学的基本环节和要义,紧密联系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行观察记录,用“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思想,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并自觉实践在生活中学物理、在地理中学物理、在物理中学地理的学科渗透思想和生活实践理论。
四、反思教学,专业素养化
姜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了自己在这个学习实践过程中用到的书本上的物理知识,同时作为一个教师他也反思了自身的专业成长的路径,那就是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提高自己专业的“转化和翻译能力”,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转化为问题和活动”,以自己的很高的学科素养来提高自己专业水准。
相比较姜老师的交流发言,部分老师发言,存在一些不足:
1.混淆了“主题”和自己交流的“标题”的关系。主题仅仅是今天晚上大家交流的一个话题,是一个范围,而我们自己交流发言内容应该切入口小,围绕一点或两点进行阐述,千万不可以泛泛而谈,求大求全,否则,往往谈而不透,失之浮泛。
2.欠缺在教学实践中的印证与反思。你的思考有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你的设想有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你的思考深不深入,主要看你在实践中有没有及时的总结和反思,甚至反思后的进一步探寻新的方法与路径。缺乏实践印证和自我反思的理论和想法,仍然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