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这句“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作为一个老师深知,教学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课堂上,总是对孩子充满“担心”,而不断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各种各样 的提示与说明,以为这是在引导他们思考,却不知这其实是在干扰他们,也许课堂上真正的教学应该是有所留白,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与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习真正发生。在科学学科培训时,教研员、专家在反复的强调要留足时间给学生活动与讨论,让他们自己在讨论与辩论中完善自己的方案与发现,完成对观念的建构,与能力的培养。
这便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少”吧。“少而精”,聚焦核心概念,精选与核心概念有关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系列学习活动,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且能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其实是对教师更到的挑战。教师需要更多的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感觉学生的水平调整教学,以保证课堂上学生能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生成与创造。
认清自己的不足,从改变教学理念开始,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确信自己的课堂能有新型态。要相信才能付诸行动,在养成习惯之前的行动往往要有意识地去练习。相信技术能够让教育变得更好,能力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给课堂带来改变,精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