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画展,发现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幅画,有上款的和有落款的都被放在了中间,因此整个挂反,旁边的一位老奶奶也看到,还和工作人员认真的说了一翻。
包括一些现有的书籍上也有类似的错误,听一位手艺人讲过,他知道的研究蓝染的专家已有7、8年没有去过乡村采风了,他们便能看出这些出版的专业书籍上的图文对不上号,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不考究等等的问题。
其实这些如果单从欣赏上来讲,深度有深度的美,浅也有浅的美。如同现在传统文化的回归,搬到荧屏上的节目内容,我们看到的大多也只是一个概念的壳,但它能吸引到关注,因此有人愿意去探索深究的话,也达到了穿针引线的功能。
美是一种触觉体验,没有标准答案。但它能带来的生命养份确是终其一生的。木心先生说“没有品性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如果没有性情的底衬,取法必会单调落俗。
记得听过一位美育老师讲审美是需要童子功的,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我们接触到的自然人文,是从那个时候就溶入到我们血液骨骼里的。看古论今,像八大山人、石涛都是贵族后裔,从小看到的美好的东西多了,自然积累出不俗的品性人格,用这样的人格画出的逸情,成就大家风范,不拘泥没有匠气。我们现代的孩子有了这么多的选择,反而更多的还是把功课停留在技能上,用力过度还失了美感。
不管是书写、画画、阅读还是歌舞,都是我们丰富自己的形式和载体,和大自然连接,看美物美景,打开心眼,拓宽视野,首先能够从事物中发现美,再能够体验美,创造美,光想想这些都够美的。
至今还记得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画面,是有一个芭蕾舞者组织的艺术下乡的公益活动,她把一双舞鞋送给一个小女孩的时候,那个孩子捧着鞋仰着头,眼睛闪闪发亮,整个身上都洋溢着光彩。对于美的向往就是这样一种本能的力量。
还有在展览上看到的,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画的水墨,在做义工的老师给他们简单讲解笔法后,他们的笔触和想象力让老师和观者都惊叹不已,也许是他们有更多想要表达的出口才会有这样的爆发力,看似有些胆怯的眼神和小小的身体里照样抵挡不住对于美的追寻。
天然的美好象一粒金种子,我们需要给它浇水培土,一点一点的累积出文化。当然还要除草妨害,有选择的添加营养,不能图快的拔苗助长。孩子们本身就是魔法师,他们是可以把蓝色和苹果结合在一起画,轻易看懂划分出毕加索的《火枪手》里谁是谁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多一些留白给自然,让优美的部分生长出枝叶,开出缤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