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家家户户秋天储存的几大缸红薯叶或者萝卜樱榨成的酸菜,支撑了全家人一个冬天,已经所剩无几。奶奶便让我们出去挖野菜,回来再榨成酸菜,好下饭。因为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带酸味的饮食习惯,顿顿如果没有酸菜,吃啥饭都食之无味。
姑姑们兴致勃勃的挎着篮子出去了,我那时还没有上学呢,只有跟奶奶一起,看奶奶剜啥样的野菜,我也找同样的剜。
看看图1这种野菜,我们叫做“宝宝菜”,叶子圆圆的,才钻出土地,嫩嫩的、绿绿的,每片叶子都争先恐后的跑出来,细看却井然有序,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每棵都是一兜一兜的,惹人喜欢,是我爱挖的野菜之一。
但是如果它变成这样图2,开花了,就不能挖,奶奶说:它已经老了,不好吃。
我喜欢这样的灰灰菜,图3,上面是它才刚刚冒头的样子。奶奶说灰灰菜就不要连根拔掉了,只掐掉头上的部分就可以,它的杆还可以再发芽,留着下次再来采。确实,灰灰菜生命力极其旺盛,越掐越发,到最后会长成蓬蓬勃勃的一大株,有时候,一棵灰灰菜掐下来,用开水烫一道后就能凉拌一大盘。
有朋友认识这种野菜吗?我们叫做勾勾秧,图3。其实,它是野生喇叭花才破土而出的样子,娇嫩而纤细。那时候,田埂、地边,一片一片的,勾勾秧非常多。我常常喜欢把它们连根拔起,因为它的根也是白白净净的,也是娇娇嫩嫩的。很好洗,榨成酸菜也很好吃。
放一张它开花后的图片,看完后是不是很熟悉?
我最喜欢挖这种野菜,我们叫做野小蒜。其实,那时候它在我们家周围生长的非常少。姑姑们常常要到离家几里地的深山里才能采到。我常常闹着也要去,开始只是为了好玩。去了后才发现,野小蒜在那个叫做黑山的地方简直长成了气候。
一片片,一丛丛;草丛里,石缝里,小路旁边,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开始还看见就小心翼翼的拔开草丛或者旁边的小石头,慢慢的拔,如果拔不动,就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地挖。因为野小蒜根长的太深了,一不留神,它就断了。而我们最喜欢吃的小蒜头还没有出来,这时候我们大多数是不甘心的,就是断了也继续挖,直到挖出小蒜头为止。
越往里走,山上的小蒜越多。到最后我们就捡长得又粗又壮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才挖。我们一起常常有七、八个人,在山上闹着、采着、惊叫着,“快来快来这儿,好多呢。”
住在山上的老乡们满面笑容地看着我们欢天喜地的样子,不时给我们说哪里哪里还有好多呢,不要着急,慢慢来。有的还问我们喝水吗?我们当时哪里顾得上啊,挖小蒜的喜悦已经超越了一切。
中午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继续挖。一直到每个人带的挎包都装满了,时间也不能再耽搁了,我们才打道回家。因为山势太高,路途也远,这样的挖野菜,我只去过一次。
记得上财校的时候,第一个春天到了,我和室友们到学校周围踏青。竟意外的发现,学校旁边的田埂上长着好多野小蒜,有粗又壮,而且土质松软,一拔就连根而起。我们像是发现了宝贝,大家一起动手,每个人采了好多。
拿回宿舍,洗净,竟然有一大盆。我们把它切碎,到学校食堂要来盐、油等各种调料,腌泽后香味飘满了整栋宿舍楼。它成了我们宿舍早上吃稀饭、馒头时最好的下饭菜。
这是现在很多人都熟悉的荠荠菜,才刚刚萌芽。幼小、鲜嫩,是挖取的最好时候。可以开水烫了后包饺子、包包子。据说是可以消灾消炎的。它也是小时候的我爱挖的野菜之一。
我挖野菜的时候,把它“图8”,叫做麻芝菜。
这是我们称做刺芥芽的植物图9,图片上,它的叶子的边缘已经长出了小刺,不能当野菜挖。能当野菜吃的,是它才刚刚萌芽、没有长出小刺保护的时候。
这种野菜,图10,我们叫做面条菜,也是我小时候最爱挖的野菜之一。
有认识这种野菜的朋友吗?还有很多,有空我再给大家一一介绍,欢迎大家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