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完学校的公开课《秋天的怀念》,松了一口气,昨天晚上整好课件,总算没耽误上午第二节讲课。
课堂上学生真正进入了状态,他们的发挥超乎了我的想象,朗读起来声情并茂,对词句的思考深刻而独特。执教这么多学生的公开课,这么多老师,我竟忘记了紧张,我也融入了进去。史铁生的文字,我更能理解。我本不想讲这一课,太悲,读着那些文字,会忍不住哽咽,可已经赶到了这里。这是一篇名篇,想讲好,讲出新意,非常不容易。经过反复的斟酌,思考,我终于在前一天晚上理出了思路。
对于这节课,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我只要求一点,引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感情来,用心来品味,来领悟。有些东西是讲不出来的,讲出来也是支离破碎的,只能靠引着学生去悟,悟到了,即使讲的少一些,学生也是懂了,会有一些东西留在了他们心里。
所以,我主要采用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感情,以读促思,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意,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以三次看菊花为导线,通过“我”的表现和母亲的表现进行对比,抓住动作,用“我”的表现来反衬母爱的深沉。再通过“我”前后生活态度的对比,突出母亲的用心良苦。选用的《夜莺yanni》背景音乐,瞬间将学生们带入了情境之中。
读到“她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我便控制不住的想哽咽,眼泪打湿眼眶。人生中有多少这样的后知后觉,只因我们过于关注自己,而忽略身边那些小心翼翼的爱,直到深爱着我们的人突然离开,方才感觉那爱是多么深刻,多么浓烈,无可替代!
当史铁生面对那泼泼洒洒,于秋日下开的烂漫的菊花,他终于懂得了母亲的用心良苦,他决定走出自制的牢笼,像迎风傲霜的菊花一样烂漫的绽放!走出困境之后的史铁生在许许多多的文章中诉说着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然而,无论病魔如何将他折磨,他再没有屈服,再没有自暴自弃,真正活出了自己的烂漫人生!
人生的风景不仅仅是在顺境时如何起舞,更在于逆境时如何自处。
觉悟后的史铁生是在困境中用文字起舞的人,那细腻的描摹,穿透人内心的思绪,让人忍不住落泪。字字含泪,字字含情,唯有经历过,方透知其中的深刻与苦涩,方能领略他要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留在岁月里被时间慢慢研磨,飘出沁人心脾的香气……那便是独一无二的思想的魅力!